網絡科學立法呼之欲出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是加快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的重大契機。就“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魯煒表示,其要義是發揮法治對引領和規范網絡行為的主導性作用,重點是按照科學立法要求加強互聯網領域的立法。 應該說,一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互聯網領域的法制建設。特別是近年來先后制定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互聯網管理工作的意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關于加強微博客管理工作的意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等一系列涉及互聯網領域的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這些法律法規在推動和規范我國互聯網建設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誠如與會專家所言,從總體來看,互聯網領域立法還缺乏統領,未成體系,且有些規定和內容還比較薄弱和滯后,不適應我國信息化發展和維護公民在網絡活動中合法權益的要求。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憲法行政法研究室主任周漢華以網絡安全立法為例,歷數了這一領域立法存在的三個問題:一是立法層級低、權威性不足;二是現行的制度都是比較早制訂的,很多東西都沒有考慮到;三是現在很多制度執行的效果不盡如人意。 作為地方的實踐者,吉林省互聯網信息辦主任張育新建議,要抓緊制定出臺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立法規劃,真正把互聯網領域涉及的基本法律架構搭建起來,為實現依法管網奠定一個法治基礎。此外,結合實際,對現行法律法規規章進一步完善,把我們多年來互聯網管理的成熟經驗和做法上升到法律、法規層面。 中央政法委研究室處長卞忠民認為,加強網絡空間法治建設,完善網絡信息服務法律法規,完善網絡安全保護法律法規,依法規范和治理網絡行為,是依法治國的題中之意,也是必然要求。他建議:一是完善網上組織的管理法規,通過完善立法加強依法治理;二是完善互聯網企業的管理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郭峰的看法是,當前關于網絡空間的立法,特別是行政立法需要進一步加強,實現行政管理與民事維權之間的有機銜接,并解決一些由于法律不完善而存在的爭議性問題。其次,應當對網絡空間進行綜合管制和規范。 郭峰還提醒,網絡空間法治建設既要注重維護網絡安全,又要注重合理劃分和尊重公權利和私權利的界限,要做到及時發現、有效控制、準確追查危害互聯網安全的行為。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院長王振民認為,四中全會提出全面依法治國,關于網絡的法治建設也應該有一個總體規劃。依法治國的總體規劃包括現實世界和網絡世界,但是網絡世界需要我們網信辦在這方面有一個總體的引導,提出建設的總目標、總任務、時間表、路線圖,從立法、執法、守法、司法各方面有一個總體的考慮。 從研究者的角度,周漢華對于加強網絡立法也給出了具體的建議:一是盡快制訂并出臺國家互聯網立法的專門規劃,真正把互聯網領域涉及的基本法律架構搭建起來,為實現依法管網奠定一個法治基礎;二是盡快制訂網絡安全法;三是盡快啟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相關的立法工作,有效打擊各種形式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的違法犯罪活動。 從立法技術角度,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盧海君給出的意見是,“要有保守性同時要有前瞻性”。立法應該想得長遠一點,為新技術的發展留下足夠的空間。此外,在互聯網立法中應該采取報告中所說的民主立法方式,也就是立法機關主導,社會各方有序參與。 對于與會者關于“網絡立法”的暢言,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室副主任楊合慶給予了回應。 “網絡發展初期大家都認為網絡是虛擬的,沒有國界的,這個觀點逐漸被駁斥了。最典型的一句話,在網絡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現在是在網絡上沒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條狗。網絡是現實生活的延伸,在立法方面加強網絡的法治建設,首先要將規范現實生活的法律向網上延伸。”楊合慶說,“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網絡方面的立法。把相關立法列入到本屆的立法規劃,這項工作正在有序的推進。” 網絡空間如何“執法必嚴” 依法管網是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和題中之義。楊合慶認為,對于網絡空間的治理是現實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實生活中,有關政府管理部門執法職能、管理職能要向網絡延伸。 全國律協刑事專業委員會委員高子程坦言,目前,我們的立法是嚴厲的,但是執法水平,特別是區縣一級的執法水平有待提高。 上海市網信辦副主任趙彥龍表示,當前網絡輿論生態的復雜局面,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法治不彰,互聯網企業無論法治意識還是責任意識都比較匱乏。他呼吁,網信戰線要深刻認識到,依法治網在依法治國這個總目標中的特殊地位和歷史使命。依法治網目前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短板,是法治基礎最為薄弱的一個領域,是最為艱巨的一項重要任務。將依法治國落實到網絡空間,我們面臨著艱巨的挑戰。 “要本著‘將現實法律全面適用網絡空間’的原則,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只有不斷執法才能樹立法律的權威,才能推進依法治網的共識,才能不斷提高網絡企業和網民的守法意識。”趙彥龍說。 近年來,中國的網絡犯罪呈上升趨勢,各種傳統犯罪與網絡犯罪結合的趨勢日益明顯,網絡詐騙、網絡盜竊等侵害他人財產的犯罪增長迅速,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入侵和攻擊計算機與網絡的犯罪日趨增多,利用互聯網竊取、泄露國家秘密,傳播淫穢色情及從事賭博等犯罪活動仍然突出。 在天津網信辦常務副主任李彬看來,網信工作者要帶頭做到遵守法律嚴格執法,面對違規違法敢于執法、嚴格執法。 吉林省互聯網信息辦主任張育新建議,組建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執法總隊,加大執法力度,規范網民行為。同時,加快網絡警察隊伍建設,依法針對互聯網的犯罪行為追究刑事責任,加大網絡犯罪打擊力度。 深圳網信辦專職主任鐘海帆列舉了當地的做法:在治理網絡空間方面,以落實《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為抓手,督促相關網站做好備案、實名注冊、遵守“七條底線”等方面的要求。以完善網站舉報工作為抓手,推進網民參與網絡空間治理,形成政府、社會、網民共建共享良好網絡生態的局面。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周漢華為此建議,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進一步理順執法手段,提高執法能力,規范執法行為,加強執法效果,使法律規定真正得到落實。 來自國務院法制辦教科文衛司的司長王振江也有相同的觀點。他建議,進一步加大對網絡空間法治建設重大問題的統籌協調,對重點難點問題的統一協調統一部署,提高認識統一思想。 |
相關閱讀:
- [ 10-28]福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網信辦主任盧承圣: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 全面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
- [ 10-28]美國與多國組建網絡情報聯盟 阻IS人員招募活動
- [ 10-28]臺灣一男子不滿女友提分手 上傳女友性愛影片至網絡
- [ 10-28]2014網絡行記者在宜興體驗鄉村"慢生活"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