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巡視組才是最強“反腐挖掘機”:“整改清單”中不能不說的細節
新華網北京10月12日電據新華社“新華視點”微信報道,這幾天,接受今年首輪中央巡視的地方和部門紛紛曬出“整改清單”,動輒上萬字。視點君仔細研讀了這些“整改清單”,發現巡視組簡直堪稱最強“反腐挖掘機”,“整改清單”有料、有數據、有案例,內容豐富。在這里,視點君為大家總結出了三個看似平常卻值得一提的小細節。
細節一:開篇先表態,整改是常態
翻開“整改清單”,視點君發現開篇往往都是先表態,先講認識問題。“高度重視中央巡視組指出的問題和意見”、“把整改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抓實抓好”……這樣的話是一定要有的。說明什么呢?說明整改不是可有可無的,整改是必須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巡視工作風生水起、如火如荼,至今已經開展了4輪。與此同時,也有很多人擔心,巡視成為一陣風,刮過之后問題依舊。對此,中央也十分重視,多次強調,要運用好巡視成果。
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就說過,要用好巡視成果,分類處置,做到件件有著落。被巡視單位黨組織要狠抓整改落實,對整改不徹底、措施不到位的,要嚴肅問責。
對于整改工作,中央是指定專門機構盯著的。
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跟蹤了解、督查督辦整改工作,包括:促請被巡視黨組織及其主要負責人按時報送整改情況,并配合巡視組進行認真審核,對整改事項不完整、措施不到位、效果不明顯的,也會提出進一步整改要求。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有時還會組建專項檢查小組,配合中央巡視組進行專項檢查,檢查的內容之一就是巡視成果運用情況,看反饋、移交是否及時規范,整改工作是否到位。
不按要求整改,是要問責的。中央明確提出,如果不按要求整改,特別是因落實不認真、成果運用不到位又發生重大問題的,要嚴肅追究責任。

細節二:整改清單要公布,群眾和媒體來監督
除了表態,各家“整改清單”開頭幾乎都有這么一句:“按照黨務公開原則和巡視工作有關要求,現將巡視整改情況予以公布。”然后呢,“整改清單”最后一般還有這么一句:“整改情況在黨內通報的同時向社會公布,接受黨內、群眾和媒體的監督。”
這幾句話的潛臺詞是,整改完了還不算完,要向社會公布、接受各界監督,整改是不是到位了要由群眾說了算。所以,“整改清單”都會留下聯系方式,包括電話、郵政信箱、電子郵箱等。
依靠干部群眾的支持和參與,是巡視工作的一項重要原則。中央巡視組進駐后,都會通過當地主要媒體公布聯系方式等信息,方便干部群眾與巡視組取得聯系,接受群眾舉報。中央巡視組在巡視后向被巡視地方部門反饋的意見,也主要是當地干部群眾反映的問題。那么,整改報告出來后,自然也應該給群眾一個交待。
按照有關要求,被巡視地區、單位要在中央巡視組反饋巡視意見后2個月內向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報送整改情況。整改情況在黨內通報的同時向社會公布,接受黨內、群眾和媒體的監督。
看到這里,問題來了:如果對整改工作提出不同意見會不會有風險?中央說了:“我們一貫重視保護反映真實情況特別是反映了重要、敏感問題的同志。”
細節三:“專項巡視”前所未有,“巡視整改”出新招
這次公布“整改清單”的,既有北京、天津、遼寧等地方黨委,也有科技部、中糧集團、復旦大學這樣的單位黨組。兩者之間不是沒有區別的,前者接受的是常規巡視,后者接受的是專項巡視。
根據中央統一部署,今年3月至5月,中央巡視組對北京、天津、遼寧、福建、山東、河南、海南、甘肅、寧夏、新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了常規巡視,同時對科技部、中糧集團、復旦大學開展了專項巡視。開展專項巡視,這在前兩輪巡視中是沒有的,是中央巡視工作的一項新的探索。
什么是專項巡視呢?與常規巡視不同的是,專項巡視可以針對任何一個地方、部門或企事業單位的任何一個方面、任何一個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重點更突出、程序更簡便、時間更緊湊,具有機動靈活、出其不意、短平快的特點,被稱為腐敗分子頭上“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這次選擇科技部、復旦大學、中糧集團開展專項巡視試點,涵蓋科技、教育、農業這些涉及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并非偶然。而從巡視結果和整改情況看,也確實做到了以小見大、由點及面,通過剝繭抽絲,把許多問題挖了出來。
沒有常規巡視那般興師動眾,哪里有風吹草動,專項巡視就到哪里,將來有問題的人恐難心存僥幸,腐敗分子也將難有立足之地。
最后,視點君提醒:所有的“整改清單”,都可以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上找到全文來研讀。感興趣的話,就去看看巡視組是如何做好最強“反腐挖掘機”的吧。(新華社記者:張曉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