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中國 溫暖民心(共和國輝煌65年)
2014-09-30 19:47:15??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從低水平保障到制度全覆蓋 日子越過越踏實 65年來,黨和政府將目光瞄準百姓生活的薄弱環節,織就社會保障安全網。住有所居、學有所教、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困有所助……百姓心里越來越踏實。 ——筑“幸福巢”、圓“安居夢”。 “過去住礦區棚戶房,一下雨屋里就積水;棚改使我搬進了樓房,開心!”吉林通化市民董玉華去年喜遷新居。截至2013年底,全國累計用實物方式解決了3400萬戶城鎮家庭的住房困難。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從1978年的6.7平方米增加到了2012年的32.9平方米。 ——老有所養,安逸度晚年。 2009年,新農保試點,數億農民開始享受普惠式的國家養老保障。到今年6月底,基本養老保險已實現制度全覆蓋,參保人數超過8億,1.32億城鄉老年居民按月領取到養老金。 ——告別“小病拖、大病扛”,看病不再愁。 2003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開始在全國推開,至今已在2489個縣市區實施,參合率達99%。加上城鎮職工醫保和城鎮居民醫保,覆蓋總人數超過13億,實現了“全民醫保”。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2013年,全國普通本專科在校生2468萬人,比1978年增長27.8倍。15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5.3年提高到2013年的9.3年,中國實現了從文盲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的轉變。 “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進步和文明的重要標志。我國的社會保障正是以新中國的成立為起點,從無到有、從城鎮到農村、從職業人群到城鄉居民,一步步推開并不斷完善的。65年,我國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保體系,這是了不起的成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表示。 從僵化封閉到活力四射 心勁兒越來越高 9月19日,來自中國的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一舉成為世界第二大互聯網公司。 “感恩中國,感恩時代……讓我們的夢想得以實現。”阿里巴巴掌門人、15年前與朋友白手起家的馬云,感慨萬千。 新中國65年,是人民生活極大改善的65年,也是中國人面貌煥然一新、創新創造的源泉不斷噴涌的65年。要致富、要創業、要走上國際舞臺……無數夢想在放飛,無限活力在釋放。 改革激發活力。第一個實行包產到戶的小崗村,18位農民曾擔心有坐牢風險;如今,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到處涌現,億萬農民快步融入國家現代化進程。第一個個體工商戶章華妹,曾為賣點紐扣提心吊膽;如今,民營經濟已占據中國經濟版圖的半壁江山。敢闖敢試,今天的中國,百姓創業勁頭更足了。免征部分稅收、放寬準入門檻、簡化登記手續……十八大以來連續推出的改革措施帶動“草根”的創業熱情。今年上半年,全國新登記注冊市場主體達593.95萬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5萬戶。 流動蘊含活力。打破“大鍋飯”“鐵飯碗”,曾經被固定在土地、車間、單位的人們,現在可以自由流動,自主擇業就業。告別僵化封閉,一個個追求美好生活的個體匯聚成推動社會變革的巨大力量。到2013年末,全國就業人數達76977萬人,比1952年末增長2.7倍。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到城市打拼,2013年農民工總量達26894萬人,成為產業工人的主力軍。2014年7月,《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發布,戶籍藩籬逐步打破,越來越多的農民實現了城市夢。 2014,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新中國再一次站上新的起點,億萬中國人再一次開啟新的逐夢之旅。有夢想、有機會、能奮斗,中國人必將用雙手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
相關閱讀:
- [ 09-30]習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 討論擬提請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的文件
- [ 09-30]兩岸文摘? 習近平的中國夢與臺灣的未來 等
- [ 09-30]學習習近平講話:和平是中華民族最深層的文化基因
- [ 09-30]習近平: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 壯大集體經濟
- [ 09-30]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