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反跨國避稅行動再升級 多國政府重拳出擊
2014-09-26 07:08:13?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近期,全球反跨國避稅領域消息不斷。美國本周出臺首批有針對性的反稅收倒置一攬子措施,嚴厲打擊在美公司將總部遷至海外避稅的行為,開啟了打擊跨國避稅行動的新篇章。同時,歐盟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也已開始加大對大型企業的跨國避稅行為的監管力度。另一方面,剛剛閉幕的二十國集團(G 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正式審議通過“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項目2014年成果,業內人士稱這項行動是近百年來國際稅收規則體系的首次全面重塑。隨著各國國內稅務改革的推進和國際間合作的加強,全球打擊避稅行動正在掀起一輪新的高潮。 多國政府重拳出擊 隨著國際稅收形勢日趨嚴峻,提高涉稅信息透明度、加大跨國避稅打擊力度的呼聲漸高。今年以來,全球范圍內打擊跨國避稅的行動不斷升級,近來更是有多個國家和地區從行政、法律和執行等層面加大反避稅力度。 美國財政部22日公布一系列新措施,以制止美國公司在不繳納美國國內企業稅的情況下獲取離岸收入,從而讓這類公司難以進行稅收倒置和在海外拆分其分支機構。所謂稅收倒置,是指在美國現行稅收制度下,美國本土公司在收購海外公司后,將其總部遷至海外,成為外國公司,規避國內較高的企業稅。很多公司利用這一渠道,通過跨國并購將公司總部遷到稅收較低或幾乎為零的國家。 據美聯社報道,此次出臺的新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項:首先,禁止“跳房子”貸款,這是指在美國的公司向新的國外總公司提供借款,從而將收入轉移。其次,收緊一項相關法規應用,該法規規定美國公司股東持有并購后的新跨國公司的股份不得超過80%,否則仍將被視為美國企業,進而無法享受外資企業的稅收優惠。這些新措施包括禁止美國公司在并購前進行高額股利派發以減少自身書面形式的規模等特定行為,因此將使美國公司難以應對80%的上限。此外,新規還對外企使用外資、貸款等活動做出嚴格限制,最大程度避免“假外企”鉆空子。 據悉,新措施自出臺之日起立即生效。一名美國財政部官員表示,在22日之前完成的并購交易將不受影響,在此之后的交易將受到新措施的制約。這意味著,新措施可能對部分正在計劃跨國并購的企業造成困擾。 美國是全球企業稅負最高的國家之一,聯邦企業稅率約為35%。據統計,自上個世紀80年代早期至今,已有約50起稅收倒置案例,而在過去十年里,有數十家美國企業將他們的納稅申報地遷移至海外,其中大部分發生在2008年以后。最近大企業傳出的類似舉動包括連鎖快餐企業漢堡王與英國最大咖啡連鎖企業蒂姆·霍頓斯達成并購協議,欲將其總部遷往加拿大。 美國總統奧巴馬22日發表聲明,對財政部的這一決定表示支持,并稱相信財政部的最新措施將打擊企業利用稅收倒置漏洞的積極性。奧巴馬還表示,在未來數周至數月內,美國將著手制定更加公平的稅法,以幫助美國企業成長,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今年6月,歐盟委員會宣布對蘋果、星巴克和菲亞特三家跨國公司在愛爾蘭、盧森堡和荷蘭等地的分支機構展開調查,并對九個歐洲國家進行所謂“專利盒子”安排的調查。歐盟還表示,這僅是調查的第一步,未來將擴大調查企業和國家的范圍。這一行動向外界表明了歐盟力圖打擊跨國避稅的決心。 另據澳大利亞媒體7月份報道,澳大利亞政府正在計劃改革稅務體系,堵住被跨國企業用來轉移利潤及虧損以最小化納稅額的監管漏洞,并追討數十億澳元的稅款。這項改革的措施包括將企業的債務資本比率上限從75%降至60%,超過這一門檻將受到澳大利亞稅務局的調查;限制與利息支付相關的可減稅金額,以防止企業利用“非證券投資股息”的免稅規定來將相關資金當做股息而非債務償還款。據悉,這項改革提議有望在近期成為法律。 |
相關閱讀:
- [ 09-25]葉問故里發“英雄帖”邀全球詠春高手同臺過招
- [ 09-25]科技服務大眾 綠色出行全球首發愛爾威S3售價4999
- [ 09-25]聯合國兒基會報告稱
全球在減少5歲以下兒童死亡方面取得可喜進展 - [ 09-25]臺灣人到底多有錢? 人均資產全球排第7
- [ 09-25]微軟再啟全球裁員 老牌IT企業遭遇轉型瓶頸?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