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愛國主義是我們幾千年的優秀傳統,已有很多討論,此略去不論。 敬業——敬業的意思就是專心致力于學業或工作。《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學生周游列國講學,來到楚國葉邑,葉公沈諸梁接待了他,他對孔子不怎么了解,就悄悄地問子路,子路一時不知怎么回答他。孔子事后得知就對子路說以后就說了這段話。表現出孔子致力于講學傳道,自強不息,積極樂觀的精神面貌。他老人家批評那種整天吃飽飯,不動腦筋,不干什么正經事的人,《論語·陽貨》:“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整天吃飽了飯,不肯動腦筋去做點事,這種人是很難造就的啊! 誠信——在中國古代更是隨處可見,反復強調。誠信可以說也是以儒家為主的中國文化核心價值觀之一。關于“誠”,《禮記·中庸》就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認為“誠”是天的根本屬性,努力求誠以達到合乎誠的境界則是為人之道。又說“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認為一切事物的存在皆依賴于“誠”。孟子也說“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離婁》上);又說“反身而誠,樂莫大焉”(《盡心》上),認為反省自己以達到誠的境界,就是最大的快樂。荀子雖“不求知天”,但也把“誠”看作是進行道德修養的方法和境界。儒家把“信”作為立國、治國的根本。關于“信”,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其何以行之哉?”這就是說,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在世上就會寸步難行。子貢問孔子如何從政,孔子回答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又問:“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回答說:先去食后去兵,因為“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漢儒把“信”列入“五常”之中,成為中國文化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當今中國由于百多年來割斷了傳統文化,遺失了誠信價值觀,造成誠信缺失、不講信用,不僅危害經濟社會發展,破壞市場和社會秩序,而且損害社會公正,損害群眾利益,妨礙民族和社會文明進步。 友善——本意是指朋友之間的親近和睦,后來泛化為對人乃至天地萬物的友好與善待。儒家推崇的核心價值觀以“仁”為核心的核心。仁的推衍是以同心圓的方式,由善心——自愛——愛親人——泛愛眾——愛物,仁者與天天問我為一體。友善是仁愛推廣到泛愛眾和愛物層面的具體表現,是中國人難以舍去,無法泯滅的道德規范之一。但是,毋庸諱言,我們當今中國人由于百多年來隔斷了中華文明的優良傳統,不講儒家倡導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國人的素質堪憂,且不說在國內,這幾年突出地是國人出境旅游現代不文明,不友善的行為,使人們發出了《做文明、守法、友善的中國人》的呼吁,提出“友善是敲開心房的鑰匙。一個微笑、一句問候、一聲感謝,平凡的點滴往往會意想不到地拉近心與心的距離。”“我們應以良好的修養,展現自尊自信,熱情坦率、以禮相待,在友善他人的同時贏得尊重。” 30年來,經濟改革,人民生活提高,國家綜合實力長足進步,社會的開放度與自由度有相當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伴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確立關系到中國整體的“軟實力”,關系到中國能否真地富強起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現在,如何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就必須扎根中華歷史文化土壤,注重傳承汲取傳統價值的精華,以傳統價值作為基本資源,進行新新詮釋,賦予新內涵,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凝聚中華民族,推進社會文明,走向世界大同的巨大力量源泉,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韓星(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相關閱讀:
- [ 09-20]劉奇葆強調:全方位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
- [ 09-20]劉奇葆:全方位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
- [ 09-18]鼓起我們時代的精神風帆
- [ 09-17]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命運
- [ 09-17]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在實效
- [ 09-17]天安門廣場及長安街花卉布置方案公布 規模不超往年
- [ 09-16]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經驗交流會發言摘編
- [ 09-16]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