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5%受訪者表示現在一些單位的福利“變了味” 調查中,64.5%的受訪者表示,現在一些單位的福利“變了味”,在以福利之名行貪腐之實。 周運清認為,長期以來,我國的福利發放很不公平,有的甚至達到了非常驚人的差異,單位條件好的就分得多,單位條件差的就分的少,甚至一個單位不同部門的待遇也不一樣,往往是越是工資高的福利水平也越高。這極不合理,很容易滋生腐敗。 42.8%的受訪者認為,職工正常福利與反腐敗二者之間沒有必然聯系,31.9%的受訪者認為“有聯系”,25.3%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長王敬波教授指出,反腐敗必須要有制度建設,只有出臺嚴格的制度才能治本。但是當沒有清晰制度界定的時候,往往就會選擇“一刀切”或“不做不錯”。“實際上,反腐與職工正常福利之間并不矛盾,其目的之一就是讓民眾有更好的福利,通過反腐也能檢查出我們在福利基礎性制度建設上的缺陷。” 在福利發放問題上,王敬波建議應該有所區分。公務人員、國有企事業單位的福利往往與公共財政關系很大。這部分人的福利發放,有必要受到國家制度嚴格約束。對于其他市場化的企業,它們是自負盈虧的,福利怎么發是市場主體的自由,不需要政府干預。 “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國家公務人員和企事業單位員工福利問題的制度化程度太低,要么沒有制度,要么嚴重過時。”王敬波指出,公務人員的管理一直是我國立法監管的薄弱環節,公務人員的福利長期以來更被認為是單位內部的事情。下一步,我們必須盡快針對國家公務人員和企事業單位員工的福利制定有效制度。“什么叫福利,哪些是正當的、合法的,哪些是國家該干預的,哪些是市場主體自由的,這些都應該有明確的制度加以界定。” 福利到底應該怎么發?調查中,公眾首選“公開透明”(76.9%),其次是“于法有據”(43.9%)。其他依次是:“審計監督”(40.9%)、“金額控制”(34.1%)、“禁用公款”(32.7%)、“貨幣化”(12.6%)等。向楠 實習生 周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