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付業興 在人民日報官微發文指出,反腐反的絕不是職工的正常福利之后,關于福利的討論開始發酵。福利該不該發?該怎么發?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問卷網,對2027人進行的一項題為“你怎么看福利”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72.9%的受訪者表示在找工作時會看重用人單位的福利,71.5%受訪者認為福利在當前社會的最大作用是“讓職工感到溫暖”,64.5%的受訪者直言現在一些單位的福利變了味,是在以福利之名行貪腐之實。 受訪者中,私有企業員工占40.2%,國有企業員工占22.1%,事業單位職工占19.1%,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占8.2%。 職工正常福利,受訪者首選“適當的節日補助” 在云南省某國有石油化工企業員工王良軍看來,所謂福利就是公司過節發一點東西,或者平時組織一些集體活動,讓人感覺到濃濃的人情味。 陜西省咸陽市長武縣鄉鎮基層公務員高陽,2012年考上了公務員。他感覺,所謂公務員的高福利,只存在于老同事的閑談中。“據說以前逢年過節總會發點東西,每年還有外出旅游的機會,可是實行陽光工資以后,這些福利都沒了。今年中秋節,我假期里還加了兩天班,連加班費都沒有。” “既然減少了福利,就應該適當地漲工資。”高陽認為,一些人總批評公務員好吃懶做,可是我身邊的基層公務員都很苦很累,還拿不到平均水平的工資,這樣對大家的工作積極性打擊很大。“像我這樣的年輕人,一個月2000多元工資,沒車沒房。我們也要養家糊口!” “只要能公開、透明地漲工資,所謂的福利我也不想要。”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層公務員告訴記者。他說,現在取消了福利,大家可以理解,但關鍵是,要讓基層公務員的付出和所得基本相當。 受訪者眼中,職工的正常福利應該包括哪些?調查結果顯示,獲選率最高的是“適當的節日補助”(72.2%),其次是“交通、通訊補貼”(57.6%),排在第三位的是“食堂或午餐補助”(50.9%)。其他依次是:“醫療補貼”(49.1%)、“供暖補貼、防暑加溫費”(47.3%)、“探親、結婚等假期”(45.4%)、“住房或宿舍補貼”(44.2%)、“購物卡”(38.0%)、“困難家庭補助”(35.5%)、“代金券”(17.4%)等。 關于福利在當下的作用,受訪者首選“讓職工感受到‘溫暖’”(71.5%),其次是“提高工作積極性”(69.9%)、“在工資之外增加收入”(50.2%)、“救濟困難家庭生活”(25.1%)等。 武漢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周運清教授指出,過去在國有企事業單位里,平時發點獎金,節假日發點物品補貼,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一種分配方式。當時的經濟水平普遍較低,對很多家庭來說,福利是一種重要的收入來源,只不過形式上是在工資以外。 對于福利在當前社會起到的作用,周運清認為,最多只是一種激勵作用,因為實際上福利只占總收入非常微小的部分。“有的單位按人頭發放的年終獎多一些,人們就覺得這個單位好;有的單位什么都沒有,人們就覺得這個單位不行,可見福利只是企事業單位凝聚人心的一種手段。要提高待遇,根本上還得靠提高工資收入。”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