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定地:水資源怎樣合理配置 “京津冀和我國很多缺水地區的現狀告訴我們,當前必須轉變用水方式,用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思路、方式、方法去解決目前面臨的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等問題。”水利部水資源司副司長陳明指出。 面對嚴重短缺的水資源形勢,《規劃》提出,“因水制宜、量水發展是京津冀地區需要首先堅持的根本原則。”李原園說,要以水定地,以水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約束,協調好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在強化節水的基礎上,統一配置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 根據分區水資源承載能力、存在問題和國土空間功能定位,《規劃》將京津冀地區劃分為燕山太行山區、山前平原區、中東部平原區、東部沿海帶等“三區一帶”。燕山太行山區以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保護為重點,嚴格產業準入制度,調整產業種植結構,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山前平原區重點構建“山區水庫—南水北調中線干線—骨干輸水渠道”為一體,覆蓋中東部地區的水源配置體系,發揮對京津冀水源統籌調配作用;中東部平原區通過南水北調東中線及引黃增加供水,提高水資源承載能力,東部沿海帶加強河口綜合治理,加快海堤工程建設,保障沿海經濟區和城市防洪防潮安全。 為合理配置水資源,專家建議,京津冀地區要加強需求管理,嚴格控制用水需求過快增長、合理調整用水結構與格局,采取有保有退的措施,使得用水需求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以水資源承載能力為控制,按照優先使用外調水、加大污水處理回用及海水利用等非常規水源利用、控制使用地下水、合理利用地表水的原則,合理配置水資源、保障供水安全,同時,置換擠占生態環境用水。 人水和諧:協同發展如何實現 專家指出,目前,京津冀三地水資源開發保護與水環境治理的標準不一,水利基礎設施、水資源調控和管理標準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別,未來實現協同發展需要多項標準實現并軌。 李原園分析說,隨著城鎮化加速推進,京津冀地區城鎮化水平將達到70%~80%,水資源需求量將進一步擴大。因此必須加大水資源調配工程建設,特別是要實現工程互聯互通,構建水資源統籌調配體系。此外,還要建立水資源應急儲備與應急體系,以應對長期干旱和特殊災情。 專家建議,在京津冀水資源應急儲備中,要加強城市戰略儲備水源地建設與維護,大中城市均要建設戰略儲備水源地。此外,要建立南水北調中線地下水源儲備體系,在漳河、拒馬河、永定河、潮白河等山前洪積扇建設地下水儲備庫系統,建設黃河應急調水通道。 “通過南水北調和加大污水回用,三地的用水總量要控制在每年約300億立方米,同時不斷提高用水效率。”李原園說,根據《規劃》,到2030年,京津冀地區水資源承載能力、水生態文明水平都應得到進一步提升,一體化協同水治理管控能力將進一步增強,從而基本實現水利現代化。 |
相關閱讀:
- [ 09-19]北京取消南水北調工程基金 五省市完成上繳任務
- [ 09-10]京津冀"水規劃"突出水資源"剛性約束"加大水生態修復
- [ 08-27]北大重現水景校園 通過污水雨水再利用解決湖區補水
- [ 08-18]住建部:關緊缺水城市“跑冒滴漏”的水龍頭
- [ 06-10]北京藍皮書建議鑿京津陸海運河 稱可改善京津空氣
- [ 06-09]泰國軍政府向中方示好 會見中國商團引關注
- [ 06-06]工信部:煤化工發展呈過熱趨勢
- [ 05-29]節水首次被列入水利重大工程 將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