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美歐制裁俄或推高油價 危及全球石油供應
2014-09-15 09:12:28??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林晨 |
分享到:
|
中新網9月15日電 據英國《金融時報》15日報道,英國石油(BP)前首席執行官唐熙華(Tony Hayward)警告稱,美國和歐盟(EU)對莫斯科的制裁可能抑制全球石油供應并推高價格,反過來傷害到西方。 唐熙華表示,禁止俄羅斯能源集團進入資本市場并限制它們獲得西方石油技術,最終將導致俄羅斯對石油生產的投資下降,從而損害長期供應。他說,美國頁巖油氣繁榮掩蓋了日益增長的全球供應不足的風險,但這種效果將會消退,讓全球經濟危險地暴露于石油供應可能中斷的風險。 唐熙華發表此言之際,美國和歐洲12日擴大了對俄羅斯的制裁,其中美方將歐洲主要能源提供商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和私營石油集團盧克石油公司(Lukoil)列入不能利用美國商品、技術和服務開發深水、北極海域和頁巖項目的制裁名單。歐盟和美國還對一些俄羅斯國有能源集團的融資施加限制。 唐熙華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美國的局面使世界產生了一種錯誤的安全感。”他指出,頁巖繁榮推動美國原油產量自2008年以來猛增60%,但他問道:“當美國供應見頂回落的時候,新的供應將來自何處?” 隨著成熟油田的產量下降,世界寄望于加拿大、伊拉克和俄羅斯等地增加石油供應。但唐熙華表示,俄羅斯在北極未開發資源和西伯利亞頁巖油氣儲量的開采受到制裁的威脅,“由于金融上的制裁,這些大型集團將開始削減它們的活動”。 目前執掌石油勘探公司Genel Energy、并擔任大宗商品交易商嘉能可(Glencore)董事長的唐熙華,還對伊拉克石油產量大幅增長的預測提出質疑。他說,伊拉克將很難實現到2020年產量翻倍的目標。 制裁可能危及俄羅斯國有控股的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和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等西方石油巨頭為勘探俄羅斯北極海域而成立的合資公司。巴克萊(Barclays)分析師邁克爾·科恩(Michael Cohen)表示,制裁也可能讓歐洲石油集團和服務公司更難為它們當前在俄羅斯的運營提供支持。 |
相關閱讀:
- [ 09-15]多家機構預測:國內成品油或迎6年首次“四連跌”
- [ 09-13]油價迎來今年首個"三連跌" 昨起在廈打的每趟省一元
- [ 09-12]下周成品油價或迎“四連跌” 下調幅度在150元/噸
- [ 09-11]福建油價迎年內第七次下調 榕93號汽油跌破7元
- [ 09-02]汽柴油價今日起再降 93號汽油每升將降8分錢
- [ 09-02]油價今年來首迎“三連跌” 出租車燃油費也將下調
- [ 09-02]油價年內首次“三連降” 廈93號汽油每升7.46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