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魯甸9月8日電 題:云南魯甸:帳篷里的中秋節 作者 王艷龍 8日,中秋節,是中國家庭團圓的日子。劉永奎一家吃完晚飯后,拿出一點月餅和板栗,圍坐在帳篷外一起過節。因一場災難的襲擊,這個中秋節對他們來說既簡單又難得。 劉永奎今年40歲,是云南魯甸縣翠屏村牛滾凼社社長。8月3日魯甸發生6.5級地震,讓牛滾凼社瞬間變成廢墟,甚至一度成為“孤島”。 “地震后,一直都在忙,哪有什么時間準備!”劉永奎說,自上個月3日以來,作為社里的“父母官”,他一直忙著給大家分救災物資,帶領大家重建,無法分身從事其他工作。 記者當日跟隨劉永奎進入該村,男人們冒著烈日清理廢墟,女人、小孩忙于摘花椒,煮洋芋飯,或者是打草喂牛,一片繁忙。 日落西山,社里的人們陸續回到帳篷,吃晚飯。劉永奎一家4代13人端上僅能做出來的洋芋飯,團坐一起吃起來,飯后再在小桌子上放點月餅和為節日而買來的一點板栗,過中秋雖然簡單,大家臉上還是不時露出笑容。 “往年,家里都會提前到縣里或集鎮上買些好菜準備晚上的團圓飯?!眲⒂揽嬖V記者,現在村里危房還沒有全部拆除,村民喝水也比較困難,他需要為村民們的未來考慮,但今年與長輩、弟弟、侄兒、侄孫一大家在一起過節,也正契合了中秋團圓的意義,所以也別樣開心。 劉永奎說,現在他最大的希望是帶領村民修通到村委會的道路,把大批的重建物資運進來。“爭取在春節前把新房子修起來,大家在新家過一個隆重的春節吧!”劉永奎笑了笑說,過去已經成為歷史,他們期盼到春節時大家能夠安居樂業,這樣也是給關心災區的社會各界最好的回報。 記者當天走訪震中龍頭山鎮多地發現,烏蒙鐵軍、消防和魯甸紅櫻桃文化藝術公司等在當地開展感恩慰問演出,與大家玩游戲、開展文藝表演、心理咨詢、健康檢查,部分人員與當地群眾一起過節,為整個災區的節日增添熱鬧。 在翠屏村抗震救災指揮部工作組食堂,魯甸縣林業局重建工作組人員告訴記者,平時的伙食是兩菜一湯,今天過節加菜,晚飯還吃上了雞肉、喝上肉骨頭湯。按當地習俗,中秋節吃板栗,食堂的大姐為大家煮上了栗子,雖不能與家人團聚,但與同事和村民一起過,也令人難忘。 這位工作人員說,按照計劃,他們要在這里工作2年,幫助群眾完成好重建工作,共筑未來。(完) |
相關閱讀:
- [ 09-08]中秋節美女兔女郎“濕身”洗車狂歡趴
- [ 09-08]東莞監獄中秋節前為臺籍服刑人員準備家鄉飯(圖)
- [ 09-08]石家莊近百位兔女郎中秋節洗車狂歡(組圖)
- [ 09-08]時隔57年中秋白露再相逢 中秋節38年來最早
- [ 09-08]民俗專家談中秋節俗:吃新米飯 未來女婿上門送禮
- [ 09-07]美國航天局發月球照慶中國中秋節(組圖)
- [ 09-07]韓國中秋節放假5天 單身者懼逼婚改海外旅游
- [ 09-06]今年中秋節比去年“早到”11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