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廣宇表示,和他一樣很多奔馳車主都考慮過不去4S做保養、維修,但是現實情況很難實現。 徐廣宇:別的地保養你就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說很多地,不像原來我開那個捷達,你去哪兒它都能保養,是為什么,它配件比較多,你到哪兒你都能買上,而且你正廠副廠的你換上其實它都沒什么大毛病,奔馳這不行,就是你去4S店,基本上你找專門賣奔馳配件的那個廠就比較少。而且它少的那個,你去那個有一兩個賣,賣完了你問他多少錢,其實也不便宜。 徐廣宇強調,當初買這款車時希望能享受奔馳的優質服務,保養、維修雖貴,但還是能接受的。最讓他接受不了的還是廠家的強勢。2013年9月26日,徐廣宇將車送到北京麗星行奔馳4S店維修,維修項目是右前門噴漆。車輛經過4S店的維修人員接受確認無誤,開始進場維修。9月28日徐廣宇接到4S店工作人員電話,告知油箱蓋拉繩斷了,這讓徐廣宇大為不解。 徐廣宇:我當時很奇怪,因為當時他們驗車一般都是很仔細的,就是說入庫驗車,這個油箱蓋拉繩應該他們是檢查過的,當時是沒有折掉的,后來他們就跟我說這個情況,我去接車的時候,我發現我這個油箱蓋的拉繩,有明顯是一個斷痕是一個新的傷痕,當時我就有點不太滿意,我當時就跟他們爭執這個事情。 4S店表示自己沒有責任就沒有再理會徐廣宇,無奈之下,徐廣宇只有通過別的途徑進行維權。 記者:你為這個事情,通過多少種途徑來投訴? 徐廣宇:4S店的客服電話,奔馳還有一個400的客戶服務電話去投訴,然后后來我還通過網上,網上微博,他們有這個維修的客服的微博和官方,奔馳的官方微博,我都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投訴, 記者:他們答復是什么? 徐廣宇:沒答復。沒有任何答復,這就是讓我特別奇怪的一件事。 2013年1月14日下午,也就是維修事件三個月后,徐廣宇終于接到了奔馳官方微博的私信,上面只有兩個字,這讓徐廣宇大為光火。 奔馳官方微博的回復 徐廣宇:2014年1月14日的中午11點59分他給我發了這個私信,讓我非常震驚,這是一個國際的知名品牌,在中國號稱是豪華車品牌,居然對投訴他們的客戶,發私信進行辱罵,我可以認為這是一個辱罵的信息,這個我相信有點這個閱讀能力和知識的人,都應該相信這是一個罵人的信息。 徐廣宇告訴《經濟半小時》的記者,收到這句京罵之后,他本來以為只是奔馳個別客服素質不高,隨后他多次和奔馳官方聯系,希望得到一個解釋,但直到我們節目播出時,他依然沒有得到奔馳的任何答復。進口汽車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已有30多年的歷史,一方面它們推動了中國汽車產業不斷發展,另一方面它們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賺取暴利的經營模式,也引起了越來越多的質疑。那么這次汽車反壟斷調查,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改變進口車企的市場壟斷局面呢? 售后 從1984年北汽與AMC合資成立北京吉普開始,我國汽車合資實踐至今已歷經30年。根據中國汽車產業政策,外資品牌不能單獨在中國設廠生產,只能與中國本土車商合資,且股比不能超過50%。也就是說,外資品牌只能拿走50%的利潤。從一開始,股比限制主要是在整車廠和發動機、變速箱等關鍵零部件廠,其他零部件還是可以外資說了算。隨著汽車市場的發展,我國汽車市場零整比過高,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其他方面補償了外資車企在股比方面的損失。 沈進軍:我們國家現在的體制,售后服務的配件的生產企業,他不能夠直接賣向市場,他必須要賣給這個品牌的供應商,就是廠家,由廠家換了包裝,就從所謂的,就是配件的生產企業變成自己的,相當與這個生產商是個代工,相當于是個代工,然后不僅僅換了包裝,同時也加了很多的利潤,生產企業得了。因此,他在賣給經銷店的時候,4S店的時候,實際上這個配件已經加了很高的利潤了。 汽車供應商嚴禁零部件供應商和授權經銷商對外銷售配件,牢牢控制著原廠配件。4S店將配件與維修保養進行捆綁,導致消費者只能在4S店接受高價服務,權益受損。一般情況下,原廠配件從整車廠到授權經銷商加價幅度超過50%,經銷商再加價后銷售給用戶,通過層層加價,原廠配件的價格會翻幾倍甚至十幾倍。 蓋方:你到4S店去肯定是沒的選,因為4S店要嚴格按照廠家的要求,它必須為廠家提供原廠件,不管在哪個車身的任何配件它都必須原廠的。這個要求本身我認為沒有什么問題,因為它要保證我的服務品質,我的配件品質,保證我這個車行駛的各種性能。但是我認為,消費者其實你可以到非4S店,比如說我們的一些好的一些綜合修理廠,還有一些品牌的快修連鎖,這種在國外呢,這種可替換性的一些服務,那么他們提供的服務也不錯,品質也都很好,然后服務的質量也都完全能夠滿足這個車本身的一些,整體的有效標準要求。 【半小時觀察】題目:打破壟斷促進市場競爭 在汽車業反壟斷方面,歐美日等發達汽車市場經驗值得借鑒。歐盟采用“開放汽車銷售形式”:他們重新制定適應新行業環境的模式,將銷售和維修完全分開,并且改革汽車銷售辦法,允許經銷商多品牌授權經營。美國借助協會,培育經銷商力量:美國汽車經銷商協會從1917年成立之初就一直為爭取經銷商與整車廠商之間的平等關系而努力。日本則是通過允許平行進口汽車打破壟斷,促進市場競爭。希望這次發改委的反壟斷調查,僅僅只是整頓和完善汽車市場的第一步,我們期待管理部門能制訂出更多遵循市場化原則、尊重中國消費者利益的法律法規,來保護我們享有公正公平的待遇,讓中國汽車行業的生態體系更加和諧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