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濰坊寒亭區嫦娥奔月臺。 傳說在遠古的時候,一位叫嫦娥的女子吃下靈藥,飄然飛上月宮,從此與后羿天人相隔。 “奔月”的故事早就說得熟了,卻沒有一個“正統”的標準。新密、日照、宜春、濰坊,各處都留下了關于嫦娥芳蹤的傳說,代代流傳。 神仙故里實為虛妄,但人性與情感卻真實無比。幾千年來人們共看明月、但愿長久的心不變。明白這一點,也就不必拘泥于一時一地的故鄉。古月照今人,所謂故鄉,不過是祖先漂泊的最后一站。 江西宜春 月在山中行 山在月中明 江西宜春被稱為“月亮之都、月亮之城”,皆源于一座山,即宜春市城南的明月山。明月山來歷有三說。一是因物而成,山上“有石夜光如月”。明代吳云《古月山考》載:“武功之東有明月山,西有古月山,皆有石能為月之光。”唐代詩僧齊己云:“山稱明月好,月照遍山明。欲上諸峰去,無妨夜半行。”二是因人而名,明月山下有個夏家村,村里有個姑娘叫夏云姑,小名“明月”,美麗出眾,聰慧過人。南宋高宗時被選入宮,后成為宋孝宗趙昚的正宮娘娘,也就是歷史上的成恭夏皇后。村里人以她為榮,以她為貴,為了紀念她,稱此山為明月山。三是因傳說而奇,傳說當年嫦娥偷了后羿的靈藥,一路南下到明月山的溫湯,看到冒著仙氣的溫泉。在溫泉沐浴之后,服下了靈藥,于是腳步如飛,飄然到了明月山頂,又從明月山飛上了月宮。另有傳說,遠古時期后羿射日,立下蓋世神功。王母娘娘特賞賜其長生不老仙丹一顆。后羿將仙丹交由妻子嫦娥珍藏。不想此事被逢蒙知曉。一日,趁后羿不在家,逢蒙便對嫦娥威逼利誘,欲強取仙丹。嫦娥堅決不允,帶上仙丹便逃,一口氣跑到了一座山上,跳出兩只神蛙捧著溫泉水。情急之下,嫦娥無奈,就著溫泉水服下仙丹,立時飄然直奔月宮。后人為了紀念這位美麗而善良的仙子,便將此山稱為明月山。 明月山主峰叫太平山,海拔1735.6米,取“天下太平”之意。明月山因“月”而名,月亮文化是明月山之魂。明月山將月亮文化景觀和自然景觀有機融合,形成了“山上有個月亮湖,山下一個月亮灣,沿途都是月亮景,處處體現月亮情”的格局。從月亮灣到月亮湖,可盡情體驗浪漫月亮情懷:明月廣場相遇、荷塘月前相識、詠月碑林相知、竹林月影相約、晃月橋上相牽、抱月亭中相戀、浸月潭邊相印、月下老人相系、拜月壇上相誓、夢月山莊相擁,明月處處有,此山月最明。在明月山可享受到“月在山中行,山在月中明”的絕妙意境。 明月山不僅擁有獨特的月亮文化,也擁有秀美的奇山麗水、美妙的富硒溫泉、著名的禪宗圣地。走進明月山,森林茂密,空氣清新,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為每立方厘米7萬多個,為國家標準的35倍,堪稱“天然氧吧”。明月山腳下的溫湯溫泉,富硒低硫,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日出水量上萬噸,水溫常年保持在68至72攝氏度,可飲可浴,具有“華夏第一硒泉”的美譽。唐會昌元年(841年),我國佛教禪宗五派之一——溈仰宗創始人慧寂禪師在明月山仰山創建棲隱寺(太平興國寺)。自此1000多年佛事活動綿延不息,溈仰宗風遍傳天下,明月山成為著名的禪宗圣地。 自2007年起,宜春連續舉辦月亮文化旅游節。中秋拜月、火龍追月、放荷花燈問月、放孔明燈夢月等民俗活動,已經成為宜春月亮文化旅游節的重要內容。中秋拜月活動分請月、祭月、拜月三個部分,儀式中人們用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儺舞,表達驅邪祈福的愿望和對月神的崇敬。中秋拜月結束后,緊接著就是火龍追月。一條長400米,燭光搖曳、線條優美的板凳龍和20條火龍,踩著鏗鏘的鼓點靈動地在人們面前閃現。 順道游 景點:上高縣白云峰漂流景區、銅鼓天柱峰國家森林公園、九嶺森林溫泉度假村。 美食:宜春扎粉、銅鼓黑山羊、益豐松肉、宜春慈化雞、汗蒸禪宗老筍干。(記者 魏本貌) 山東日照 山不在高 “仙跡”猶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海拔僅有258米的山東日照天臺山,恰恰是這句詩文的一個印證。 坐落在山下的濤雒古鎮,至今已逾千年,曾因“鹽”而有輝煌興盛的過往。其轄區內的下元一村,世代流傳大羿與嫦娥的傳說。 相傳,嫦娥是天臺山西側月亮部落的女子,大羿是天臺山東側太陽部落的男兒。兩人在天臺山上的一棵月桂樹下相遇,因愛成婚,并開創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嫦娥死后,大羿將她葬在了天臺山上那棵古老的月桂樹一側,這就是今天尚存的嫦娥墓。大羿去世后,人們遵其囑托,將他埋在了嫦娥墓旁,并稱之為大羿陵。 沿下元一村的水泥硬化道前行,很快便來到天臺山腳下。它由五座山組成,自北向南分別是平頂山、雞呴呴嘍山、石盆山、天臺山和財山。這其中,天臺山海拔最高,是這五座山的主峰,也是這五座山的統稱。 登上天臺山,抬眼可見兩堆巨石南北排列,相距10余米遠,石縫中低矮的松樹和雜草叢生。據說,這就是后羿和嫦娥的陵墓。兩塊簡陋而原始的石質墓碑上,各刻有豎排的三個字。因為年代久遠,損毀嚴重,字跡已經無法辨認。當地村民介紹,墓碑皆是原物,上面的字于上世紀“破四舊”時被人為鑿毀。 “現在山上還有一片野生的月桂樹,每年一到中秋節,附近的鄉親都會上山摘月桂果子吃。”下元一村黨支部書記黃慶林娓娓道來,引人遐想。 除了大羿陵和嫦娥墓,天臺山上還留存著許多上古遺跡。羲和部落遺址、雞呴呴嘍山、太陽神石、女巫墓、太陽圖騰柱等等,大多與東夷民族的太陽崇拜有關。 《山海經·大荒東經》的文字,是天臺山悠久歷史文化有力的佐證。“大荒之中有山曰天臺(高)山,海水入焉。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淵。” 近年來,旅美博士鞠志國一直居于天臺山下,潛心研究太陽文化和東夷民族歷史。他的《東方太陽古國尋蹤》《日照湯谷太陽文化源》《日照天臺山甲骨文》等著述,對此有著詳盡的解析。 2007年以前,因缺乏有效的保護,天臺山山體破壞嚴重。近年來,天臺山的歷史文化逐漸得以挖掘和恢復,日照太陽文化研究會曾組織多次祀日大典。當地政府在天臺山實行封山育林,并已著眼旅游開發。 順道游 景點:五蓮山風景區、浮來山風景區、劉家灣趕海園、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 特產:烏魚蛋、文蛤、西施舌、日照綠茶、黑陶、農民畫。(記者 卞民德) 河南新密 彩絳舞處月神歸 在河南新密西部牛店鎮有個月臺村。這個村子周邊流傳著很多奔月、拜月的傳說,也有不少關于月亮和嫦娥的地名,承載著久遠的嫦娥故事。村民們祖輩相傳,這里就是嫦娥故事的發源地,嫦娥就是從這里飛升月宮,成了家喻戶曉的月神娘娘。 村北有一處小小的山包,山包上又有一個隆起的土堆,上方平坦。這一帶被稱作望月嶺,高臺就是自古以來的望月臺。傳說宋太祖趙匡胤年輕時曾在周圍活動,登基之后專程返回這里,在望月臺上焚香拜月。 之所以選擇這里,因為自古以來,這里就被百姓奉為嫦娥故里和她奔月成仙的地方。 按照當地的習俗,每逢初一、十五都會有人在望月嶺上祭拜。這里向西南走不多遠,便是中岳所在地登封。登封自古在中國人的概念里,被稱作“天地之中”。皓月當空,這片大地被認為是距離月亮最近的地方,因此嫦娥去往月宮也該從這樣便利的地方出發較為合理。 當地流傳著兩個版本的奔月傳說:一種說法是嫦娥本是女媧之女,經常到望月嶺北面的洧源河游玩,被天蓬元帥看見,天蓬元帥下凡戲弄嫦娥,嫦娥不受其辱,食下仙丹,升天而去。另一種說法是她是古代一位釀造桂花酒的酒師嫦偉的女兒,與酒坊學徒吳剛以及天蓬元帥、后羿之間發生了一段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故事的最后是嫦娥與吳剛先后被誣,發配于月宮伐桂。故事情節不一,但當地人堅信嫦娥奔月的傳說,他們愿意豐富著這個故事,祖祖輩輩,一講再講。河南民間藝術家協會的陳學柱介紹,遠古歷法注重觀測月亮的圓缺軌跡,月臺因其位置,曾作為觀測地,“民間傳說中蘊藏著合理成分”。 如今,每逢正月十五、八月十五,當地人會在院內擺上供品“愿月”,或到望月嶺祭拜祈福。供品多為花生、紅棗、月餅、核桃。這一民俗祭拜從下午持續到晚上,非常隆重。從正月十五到二月二,這里家家戶戶會掛燈籠和吊掛,因為傳說嫦娥曾在月圓時歸來探望,于是用這種方式期盼嫦娥回鄉。吊掛是在絲絳上掛多個三角形的彩條,會隨著風在空中飛舞,似乎隱喻著月神翩翩而至。 游歷這片區域會驚奇地發現,這里不僅是“月文化”發祥地,更是上古文化的富集區。 望月嶺北有道溝叫娥溝,望月臺南有條溝叫月溝。月臺村西有伏羲山,中有女媧廟,東有黃帝宮、軒轅丘。新密前接中岳,背依黃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溱、洧二河貫穿而過,據考證是上古人類一個主要活動區域。新密境內目前尚存有伏羲女媧祠、華源祠、始祖廟、開旸廟等人祖遺跡20多處。2008年1月被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羲皇文化之鄉”。 順道游 景點:軒轅丘古城寨城址、黃帝宮、打虎亭漢墓、神仙洞景區。 特產:密玉、大隗荷葉餅、新密金銀花、貓耳面、白寨櫻桃。(王漢超 霍亭君) 山東濰坊 天上人間相望時 “嫦娥奔月云臺山,民間故事千古傳。天上人間相望時,自云妾是月中仙。”在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的一些鄉村,這段順口溜代代傳唱。 相傳,云臺山下隱居著風華絕代的嫦娥和她喂養的一只玉兔。后羿代夏后,到云臺山上打獵,一路追趕玉兔來到嫦娥的住處。兩個人一見鐘情,結為夫妻。但因后羿沉湎游樂、不理政事,東夷部族的首領寒浞將其殺死,并搶占嫦娥為妻。 《后漢書·郡國志》記載:寒亭,古寒國,浞封于此。有專家考證,古寒國就在今天的寒亭區境內。當地鄉村的一些老人回憶,寒亭區內過去確有一座云臺山,山頂有一處被稱為高廟的道觀,里面供著寒浞和他的兩個兒子。新中國成立后,道觀遭毀滅性破壞。后人在寒亭街道寒一村內,重修了一座高廟。 傳說中,得到了嫦娥的寒浞,在云臺山上建起了美輪美奐的廣寒宮,并在一個常年云霧噴冒的古井旁修了一個浴池。每當月圓之夜,寒浞和嫦娥就會在云霧繚繞的云臺山上賞月,一起過著快樂幸福的生活。 但令人疑惑的是,既然如此,嫦娥奔月的說法又從何而來呢? 在寒亭,流傳著三種說法。一是嫦娥在浴池旁一座能照出人影的石碑里,看見了自己的三生。想永葆青春的嫦娥,便隨著云彩一樣的水霧飄到了月亮上。二是嫦娥洗澡時不小心掉進古井,侍女們怕寒浞怪罪,便謊稱嫦娥隨著水霧飄到月亮上。三是嫦娥的肉體雖然掉到了古井,但靈魂升到了月亮上。 因為懷念嫦娥,怕嫦娥孤單,寒浞決定在月亮上再造一座廣寒宮。他找來能工巧匠,用木材打造了一座廣寒宮,然后在農歷八月十五月圓之夜,請來道士念詞焚燒,將其“送”上了月亮。 盡管各種傳說虛無縹緲,但嫦娥在古寒國生活的故事也并非全屬虛構。在被稱為嫦娥奔月故事發源地的寒亭區寒亭村內,至今仍遺存一處東西長約百米、南北六七十米的夯土高埠。據說,這便是所謂的“云臺山”,其實為四千多年前古寒國的宮殿遺址。在寒亭區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的三星湖內,也有一個占地25平方米的嫦娥奔月臺。 近年來,濰坊當地對古寒國歷史文化的研究日益興盛,相關的考證論述也漸成氣候。2010年初,寒亭區政府啟動了寒浞與嫦娥歷史民俗文化研究項目,重新挖掘嫦娥故里的文化內涵。未來,或將有更多動人的故事見之于世。 順道游 景點:沂山風景區、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壽光林海生態博覽園。 美食:臨朐全羊宴、杠子頭火燒、景芝金絲面、諸城辣絲子、朝天鍋。(記者 卞民德) |
相關閱讀:
- [ 03-19]藝海拼搏 無怨無悔
- [ 12-16]嫦娥落月的啟示:放棄科學探索民生必定脆弱
- [ 12-16]“玉兔”落月 “嫦娥故里”湖南岳陽倉田村走紅
- [ 12-14]“嫦娥三號”落月在即:各系統準備就緒
- [ 12-14]嫦娥三號今受"落月"考驗 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
- [ 12-11]太空接力:領航“嫦娥” 定義中國精度
- [ 12-04]嫦娥奔月航天郵票行情看漲 同題材金銀幣價也高
- [ 12-04]“嫦娥奔月”帶動中國熒屏科技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