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開店遇困難“卷錢走人”,游家棟始終難以釋懷 — — 想還“良心賬”,16年后尋債主 “到今天為止,整整10天,只找到一位當年的債主。”8月1日,武漢新洲區陽邏街的65歲老人游家棟有點著急了,覺得希望渺茫。 錯:客戶交了預付款,配送店次日關門 16年前,老游在武昌開了家“誠信凈菜配送店”,生意好的時候有近200個客戶,可是,到1998年4月,只剩下6戶,很難繼續支撐。那年4月20日,老游在店面貼了一張告示:“從今日起,本店進行整改,請客戶自行買菜,下次送菜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老游說,配送凈菜,先收預付款,這6個客戶的總預付款是800元。他清楚地記得,武漢音樂學院的一位老師,前一天剛剛交了260元預付款,老游沒給她送過一天菜,店就關門歇業了。 “不是真想卷錢走人,是否繼續開下去,當時也有過猶豫。”當年4月22日老游的父親突然去世,作為獨子,要回老家料理后事,并承擔起照顧年邁母親的全責,老游便完全不再想開店的事了。 悔:登報尋債主,愿以5倍欠款償還 “那800元,當時起了很大的作用!”回家半年后,老游母親也去世了;兩年后,妻子又去世。在農村供銷社工作的他,買斷工齡回家后,沒了任何固定收入,還得自己交社保,4個女兒中,1個脊椎殘疾,無勞動能力,至今與老游相依為命。直到2005年,老游靠在老家種地艱難度日。 幾年下來,2005年老游在陽邏街開了間店賣散裝酒,3年后,有了點微利。那時,他就琢磨著還掉這筆“良心債”。他讓小女兒發微博,尋找當年的客戶,可是沒有任何反應。今年6月,二女兒送了一臺智能手機給他,并教會他玩微信。 7月14日,老游通過二維碼掃描,進到了《楚天都市報》的“楚天信息車隊”微信群,他在上面發了一條微信,說明了情況,并表示愿意5倍于當年的欠款償還債主。7月22日,《楚天都市報》一版頭條刊發了這條新聞。7月23日,竟找到了曾經的客戶、武漢音樂學院的楊燃老師。但是,楊老師堅決不肯收下5倍于當年預付的260元配菜款共1300元整,最后,這筆錢捐給了《楚天都市報》設立的助困基金。 悟:回顧人生,放放“電影” 退休后的老游每月有2100元退休金,加上散裝酒店的年收入約2萬元,可以養活他和殘疾的三女兒了。他說,用趙本山小品中的話說,就是自己“不差錢,不多錢”。 老游感慨,到這個年齡了,該放放“電影”了:回顧一下人生,做過什么,有過什么過失,如果能補救一下,心里會安穩一些。 “欠別人的,一定要還;不是自己的,千萬不能拿。”這是老游人生“電影”的旁白。(記者 顧兆農) |
相關閱讀:
- [ 08-24]龍海村婦頻繁借錢 攜300多萬債務失蹤急壞債主
- [ 08-24]龍海村婦頻繁借錢 攜300多萬債務失蹤急壞債主
- [ 08-22]漳浦一男子欠債不還砍傷債主
- [ 08-21]漳浦:起爭執男子揮西瓜刀砍傷債主
- [ 08-07]偷債主錢還債 債主一眼認出
- [ 07-17]羅源一男子遭人逼債又受嘲諷 怒拔匕首刺死債主
- [ 07-17]羅源一男子遭人逼債又受嘲諷 怒拔匕首刺死債主
- [ 06-19]福州:"女強人"借款后失聯 債主報警方知抵押證件造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