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享受著行政級別,另一方面還有高福利等待遇,央企薪酬一直飽受市場的質疑。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行業央企薪酬兩極分化嚴重。根據益盟操盤手統計的上市公司公開數據統計出近幾年上市央企董事長、總裁、總經理薪酬數據顯示,不同行業央企高管薪酬存在天壤之別。 具體來看,中集集團總裁麥伯良2013年以870萬元薪酬位居A股上市央企高管薪酬榜榜首,中信證券執行董事兼董事長王東明和中信證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程博明分別以583萬元和576萬元位列第二、第三。 根據上市公司資料顯示,目前央企高管中還有近20個人拿著不足10萬元年薪,例如樂凱膠片總經理鄭文耀,其2013年的薪酬為80670元。東阿阿膠董事長李福祚2012年和2013年的薪酬分別為51500元和60000元,加上其2013年在華潤三九和華潤雙鶴領到的薪酬,仍低于年平均60萬元左右央企高管薪酬標準。 “公眾對于央企高管薪酬的質疑主要在于,高管有很多不需要在公告中披露的隱性收入,同時,很多央企高管薪酬與業績沒有掛鉤,即使公司出現大幅虧損和業績持續下滑,高管也并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反而還拿著高額的薪酬。”一位業內專家對記者說。以煤炭行業為例,2013年,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整體出現下滑,煤炭上市公司中煤能源在凈利潤跌幅達61 .5%的情況下,中煤能源董事長、執行董事王安的薪酬反而提高至150.6萬元。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國家本次的薪酬改革中可以看出,央企目前存在的兩極分化情況將發生變化,整體而言,金融等高薪領域的負責人薪酬將基本平衡,另一方面,通過績效年薪、任期激勵等方法,企業虧損高管拿高薪等情況也會發生變化。 攻堅 實現改革目標尚需三五年 李錦告訴記者,和2009年的央企負責人薪酬改革相比,此次開始觸及政企分開這個根本,但僅限于提到央企負責人薪酬改革要與選任制度相結合,做到差異化,要達到真正改革的目的還需要三五年,最終做到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配權分開。 “央企薪酬改革的重點,是要先弄清央企高管是不是官員,但是目前來看,負責人身份問題的確認仍是難題,職業經理人與出資人代表一下子還分不開,預計隨著改革的深入,新的問題將不斷出現。”李錦表示。 不少央企內部人士均向記者表示,下一步,行政職位和市場化的高薪將成為很多央企高管需要做的一道“選擇題”,對于一些帶領企業創造了百億甚至千億利潤的央企負責人來說,和國際同類型企業高管相比,其薪酬并不算很高。 “目前副部級公務員的平均薪酬水平大致是10多萬元,而部分央企負責人的薪酬水平達到100多萬元,后者是前者的10多倍,兩者收入差距偏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所長劉學民說,掌握國家重要資源、關系國家命脈的國有企業特別是央企負責人,本質上屬于國家公職人員、國家干部,他們的“競爭對手”或“替代者”通常不是國際、國內企業家市場中的職業經理人,而是行政職務相當的公務員等所謂“國家干部”。 “央企負責人是準國家雇員或公職人員,其工資水平與國內私營企業特別是國外私營企業高管就不具可比性。”劉學民說,“因此,央企負責人薪酬原則上應以較高級別的相似國家公務員薪酬為基本參照,個別經營業績特別突出的可以加上體現其優秀經營業績和風險報酬的激勵性報酬,拿到比公務員更高一些的報酬。” 劉學民指出,2013年我國滬深上市公司主要負責人平均薪酬水平為76.3萬元,全部負責人平均薪酬水平為46.1萬元,與國內職業經理人市場薪酬價位相比,央企負責人薪酬水平也偏高。此外,與城鎮在崗職工的收入差距相比,央企負責人年薪也顯著偏高,上世紀90年代初期,國企負責人試行年薪制初期,薪酬大約為12萬元,是同期全國城鎮職工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10多倍。 |
相關閱讀:
- [ 09-02]專家:央企自身隱性優勢決定其負責人薪酬不該過高
- [ 09-02]人社部工資所所長劉學民三視角透析央企負責人薪酬
- [ 09-02]央企總會計師離國外CFO還有多遠?
- [ 09-02]專家駁央企領導限薪60萬說法:薪酬低的要往上提
- [ 09-01]專家解讀央企薪酬改革:金融行業高管受沖擊較大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