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爆發75周年 國際社會須警惕新“綏靖主義”
2014-09-01 22:14: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為什么同為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戰敗國,在戰后認罪問題上,德國和日本在對待歷史問題的態度上差異這么大?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高洪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在戰后初期對日本民主化改造時的政策失誤是造成日本社會對戰爭錯誤認識不足的主因之一。 二戰結束后,美國在事實上占領日本,對日本進行“民主化改造”。但美國一方面為了節省占領成本,保留了天皇家族作為日本國家的權力象征;另一方面美國希望把日本塑造成冷戰時期對抗社會主義國家的前沿陣地,轉而扶植日本的右翼勢力,打壓日本共產黨和社會黨,使得一些曾經被指控為罪犯的侵略者得到寬恕,僥幸逃脫了戰后審判。 “如果對比戰后和戰前的日本,天皇還是那個天皇,國旗還是那面國旗,只是把《大日本帝國憲法》修改為《和平憲法》。”高洪認為,日本戰后保守勢力的復活,使得戰前的政治力量得到了某種程度的延續,今天的日本同之前對外侵略擴張的日本一脈相承,沒有被割裂過,這也導致日本社會中彌漫著對近代歷史的錯誤認識和歷史虛無主義,給保守政治勢力歪曲歷史推動政治右傾化,改變國家和平發展道路留下空間。 “美國是個實用主義國家,它利用日本做前沿陣地,日本反過來利用美國給它的寬松環境,趁機強軍強國。”高洪指出,二戰前英法對德采取“綏靖政策”,妄圖將戰爭禍水東引借德國之力對抗蘇聯,但其縱容態度卻成為德國不斷侵略擴張的助力。如今美國又想利用日本來制約中國在亞洲的崛起,放縱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加快擴軍進程,這實質上也是一種新的“綏靖”。“美國戰后對日本放松改造,就已經在日本社會埋下一顆思想觀念和政治制度上的‘不定時炸彈’,現在它對日本的縱容和二戰前英法的‘綏靖’政策更是類似,很值得國際社會警醒”。(完) |
相關閱讀:
- [ 08-31]二戰中美友好合作影像展開幕 展出罕見歷史圖片
- [ 08-29]奧斯維辛集中營檔案:未被審判的二戰罪犯
- [ 08-28]安倍向二戰甲級戰犯發悼文 為歷史翻案變本加厲
- [ 08-26]二戰犧牲的中俄混血少女嘎麗婭被追認為烈士
- [ 08-26]“莫忘戰爭傷痛”——臺灣民眾集會紀念日本戰敗投降69周年
- [ 08-26]山西太原首次公布山西(原第二戰區)受降檔案
- [ 08-26]"二戰勞工村"最后的勞工:全村青壯年幾乎都被擄往日本做苦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