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紀伯倫的這句詩,送給感化并寬恕了日本戰犯的中國人民,再合適不過。 8月16日,國家檔案局將45名日本戰犯的侵華罪行自供全部發布完畢。1956年,在最高人民法院特別軍事法庭上,這些雙手曾沾滿鮮血的強硬軍國主義分子紛紛主動認罪。參加旁聽的外國記者評論:雖然檢察官與戰犯、受害者與戰犯、證人和法官與戰犯各自的立場不同,但所有人都異口同聲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暴行。這在國際審判史上絕無先例。 45名戰犯通過認罪找回了人性。島村三郎在《從中國歸來的戰犯》一書中這樣記敘:從開始悔罪時起,我等待這一天已經很久了。我希望能在法庭上以死刑的方式終結自己的人生。開庭那天正值炎炎夏日,島村渾身濕透,卻表情肅穆,一直沒有伸手擦汗。在自述時,他忽然雙膝跪地,泣不成聲:“我當年是一個魔鬼,殘殺了那么多善良人的兒女,卻從未落過一滴眼淚……” 外國記者看到的“絕無先例”,背后蘊含著新中國改造日本戰犯的努力。翻開史料,可以從無數細節感受到這項工作的艱難和偉大:剛到撫順戰犯管理所,戰犯們并不認為自己有罪,在得知自己不再是“戰俘”,還曾激烈地鬧監;管理所的科長,親自與戰犯們一起回憶家鄉,互相講述戰爭給個人帶來的慘禍,直至深夜;身懷家仇國恨的工作人員,忍著悲痛做米飯和魚肉給戰犯吃,自己卻回家端起一碗白蘿卜;骨折的戰犯,被瘦弱的中國醫生背著爬樓,流淚懺悔對不起中國人民……是真相的還原、正義的感召、人性的溫暖,讓“鬼”變成了人。 相比起來,留在日本的一些人,卻始終沒有放下“鬼”的惡念。一些右翼勢力始終想方設法地掩蓋侵略歷史、否認戰爭罪行,不僅令日本人多年無法洗清精神污點,也逐步動搖了戰后的和平基礎。對于悔罪的日本戰犯,他們貼上了“洗腦”的標簽。實際上,撫順戰犯管理所根本沒有強迫過他們。恰恰相反,跟西伯利亞的生活完全不同,戰犯們不用勞動、衣食無憂。他們是在讀書看報中了解到的世界真相,在人性環境中反思出的戰爭罪惡。與之相比,那些至今仍在傳播錯誤歷史觀、美化侵略戰爭的人,才是在給日本國民“洗腦”。 1956年的那次審判,45名罪大惡極的日本戰犯甘愿伏法,甚至求死以向中國人民謝罪。但并沒有一名日本戰犯被判死刑,另有1017名戰犯免于起訴。回國之后,大多數人終生都在揭露戰爭罪行,為保衛和平出力。那些重新做人的日本戰犯,包括平安返鄉的日本開拓團僑民,還有被中國母親哺乳的日本殘留孤兒,都會刻骨銘心地記得,中國沒有要求日本血債血還。馬克·吐溫說過,紫羅蘭把它的香氣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腳踝上。這就是寬恕。中國從未動搖還原歷史和聲討罪行的信念,因為否則就等于無視苦難與犧牲,正義與罪惡就無法區分;中國卻也從未吝嗇寬恕,因為和平基因就流淌在我們的血脈中,放下對血海回頭、誠心贖罪的日本人的仇恨,共同爭取未來,中國人始終無怨無悔。 悔罪,是自救與寬恕的基石。這是“撫順奇跡”留給世界的寶貴財富。昨天的戰犯頑石點頭,最終贏得了正常的人生。銘記前人曾經犯下的罪行,認清國家曾經走過的邪路,由此警示后人、播種和平,今天的日本方能完成自救和獲得寬恕。這也是讓中日走向更偉大和解的唯一之路。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