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聚美優品推出4.5周年慶;8月3日,國美推出“男人節”;8月12—14日,蘇寧易購推出“姨媽節”;8月14日—16日,唯品會推出“撒嬌節”……僅僅8月份,各大網絡電商推出的節日就讓消費者眼花繚亂。繼淘寶推出“雙十一”促銷節日并取得驕人成績之后,電商造節似乎成了一種風氣,好像一年不推出幾個節日進行幾輪打折都刷不出存在感。那么,為何電商如此熱衷造節,消費者又是否買賬呢? 競爭日趨激烈,電商要銷量更要眼球 “雙十一”可謂國內電商造節的鼻祖,也贏得了傲人的戰績:從2009年開始的“雙十一”,到2013年成交屢創新高,單日總成交額達350.19億元。 那么,最近這些電商造的節,成績如何呢?剛剛過去的蘇寧易購“818”周年慶大促,主辦方從7月份就開始預熱宣傳。“8月18日蘇寧易購訂單數為220萬單,銷售額同比增長390%。”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介紹。 可見,如果商家真正讓利,折扣力度大的電商購物節還是能吸引不少消費者的。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4年上半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總體來講,上半年網絡購物市場,促銷頻率與參與度都有所提升。 而“男人節”“姨媽節”“撒嬌節”這些節日,至今尚未大肆宣傳自己的銷售額。 易觀國際分析師王小星認為:“制造節日是將公司品牌推向市場的一種較為直接快速的方法。比如唯品會‘撒嬌節’,很有針對性,抓住了女性消費者的痛點,在博眼球之外,也取得了不錯的反響。”曹磊也認為:“互聯網經濟是一種眼球經濟,造節本身是為了博得影響力。”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6月底,中國B2C(商家對客戶)網絡零售市場上,天貓排名第一,占57.4%的份額;京東名列第二,占據21.1%的份額;國美在線、唯品會、蘇寧易購等位列其后。可見,網絡購物電子商務的格局已經初步形成,中小電商在兩強爭霸的壓力之下,競爭日趨激烈。“電商之間為了爭搶客戶,擴大交易額,造節促銷越來越多并不奇怪。”曹磊說。 “當前,電商重點應放在滿足消費者需求,保障消費者權益上,努力做到產品質量有保障。”北京郵電大學信息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劍秋表示。 |
相關閱讀:
- [ 08-22]鄉村生活的“原生態” 催生泉州休閑農業新市場(圖)
- [ 08-19]利比里亞防治埃博拉催生“瘟疫村” 村民面臨抉擇
- [ 08-19]福建放寬住房限購措施 或催生華僑置業熱
- [ 08-19]利比里亞防治埃博拉催生“瘟疫村” 村民面臨抉擇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