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撰文:鄧小平與道路自信
2014-08-22 06:51:56??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我們今天堅持和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簡稱中國道路,是鄧小平同志領導黨和人民開創的。這是鄧小平同志最偉大的歷史貢獻。在開創中國道路的過程中,面對各種議論和疑惑,鄧小平同志總是有針對性地進行回答,圍繞為什么要走這條道路而不能走其他道路、這條道路的主題內容為什么是這個樣子而不是那個樣子作了豐富論述,彰顯了堅定的道路自信。鄧小平同志的道路自信,對我們今天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深刻啟示意義。 總結歷史:“走自己的道路” 無論革命、建設還是改革,道路問題都是最根本的問題。鄧小平同志參與和領導了黨在不同時期探索道路的艱辛實踐,積累了豐富經驗和深刻認識。因此,他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一開始就是同“走自己的道路”這個歷史經驗及其帶來的高度自信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他的原話是:“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 總結歷史經驗,首先是總結毛澤東同志領導開辟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條中國革命道路的經驗。戰爭年代,鄧小平同志為這條道路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基本經驗,對毛澤東思想和中國革命道路的精髓,都有刻骨銘心的體會和準確深刻的把握。這是他在新的歷史時期領導開創新道路的經驗依據和思想底氣。其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搞好中國的事情,必須走自己的道路。鄧小平同志后來強調“過去搞民主革命,要適合中國情況,走毛澤東同志開辟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現在搞建設,也要適合中國情況,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就是這個意思。正是實事求是、獨立自主開創中國革命道路的自信,開啟了鄧小平同志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思路脈象。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面臨在經濟文化很落后的條件下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任務。鄧小平同志為此提出過許多正確主張,也同黨的其他領導人一起經歷了艱辛曲折,這為他后來總結經驗教訓積累了局外人少有的真切認識。鄧小平同志的總結,依然把“走自己的道路”作為突出的著眼點,進而提出“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與蘇聯不完全一樣,一開始就有區別,中國建國以來就有自己的特點。” 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回避不了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影響。新中國成立初期,蘇聯建設經驗曾給我們極大的參考、借鑒和幫助,但一些照抄照搬的做法也使我們吃了不少虧。鄧小平同志在新的歷史時期很注重總結這個經驗教訓,得出的結論是:“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教訓。”這個結論揭示了一個規律,即不管外國的經驗在它們那里是否成熟,都不能原樣照搬,因為國情不同。 總結過去,開創未來,回避不了如何看待此前由毛澤東同志領導的道路探索。在這個問題上,鄧小平同志的態度很鮮明。他提出完整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堅定維護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把毛澤東同志晚年的錯誤和毛澤東思想區分開來,同時提出“現在我們還是把毛澤東同志已經提出、但是沒有做的事情做起來,把他反對錯了的改正過來,把他沒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當長的時期,還是做這件事。當然,我們也有發展,而且還要繼續發展。”這樣的說法既體現了對毛澤東思想的堅持和堅信,也彰顯了繼續發展進而開辟新路的決心和自信。這就把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的道路探索打通了,客觀公正地揭示了二者之間的內在關聯;同時說明,我們開辟的新路以及在開辟新路過程中做的事情,是在對過去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作深刻總結的基礎上起步的。 |
相關閱讀:
- [ 08-21]中央出臺指導意見推動媒體融合發展
- [ 08-20]中央巡視組反饋意見 福建將出實招整改突出問題
- [ 08-20]市紀委通報六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