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南昌8月21日電 題:工友憶鄧小平下放江西往事:溫和低調 不搞特殊化 中新社記者 劉占昆 華山 蘇路程 “跟普通的老百姓一樣,小平同志非常溫和、低調。”在鄧小平誕辰110周年前夕,鄧小平曾經下放江西勞動時的工友、今年75歲的涂宗禮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他從不搞特殊化,很有原則!” 8月22日是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紀念日。在鄧小平的政治生涯中,曾有過“三落三起”的危難歷程,其中兩次都在江西度過。“文革”期間的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鄧小平被下放到江西南昌城郊的新建縣拖拉機修配廠勞動三年多。 曾經的拖拉機修配廠,經修繕擴建后已變成“小平小道”景區。如今,這里仍然保持著上世紀70年代中小型拖拉機廠的原貌,兩排簡易的車間夾著一條不寬的水泥路面。 中新社記者日前走進鄧小平勞動過的生產車間看到,小平曾使用的工作臺、鉗虎臺以及上面的銼刀、螺絲依然保存完好,現場還能聞到一股柴油味。 看著眼前擺放整齊的一件件物品,曾和鄧小平在一個車間勞動的涂宗禮,回憶起當年鄧小平在這里工作、生活的場景,依然對小平的低調、節儉的生活作風印象深刻。 “那時,小平年紀大,身體不好,但工作很勤奮,經常干得滿身大汗。夏天天氣熱,廠里要另外給他準備一個電風扇,也被小平拒絕了。他說,‘不要,要和大家一樣’。” 有一次,涂宗禮與鄧小平共同勞動,一塊鐵屑飛濺到小平的眼角,涂宗禮非常害怕。但小平抹掉鐵屑后,非但沒有責備,還主動安慰他不用擔心。 “我仔細看了,鐵屑差一點就飛到他眼睛里了”,涂宗禮說。 和涂宗禮一樣,當年車間電工班的職工程紅杏也被鄧小平的節儉、平和、熱誠所感動。和鄧小平夫婦相處久了,程紅杏覺得他們是很普通的老人,“他們不擺架子,很尊重工人,和工人關系很好,我們也很尊敬他們。” 當年,程紅杏和鄧小平夫人卓琳同在電工班,關系很好,程紅杏時不時受邀到鄧家串門。據程紅杏回憶,有一天下午,在鄧家,程紅杏看到飯桌上有一盤吃剩的茄子,但有點餿。小平卻說,“不怕,熱一熱,還能吃。” 鄧小平的溫和、低調、節儉贏得了大家的尊重,他不提要求,但工友們主動為他著想。工友們花了兩天時間從拖拉機廠為小平修了一條直達住所的小路,從這條路回家,只需要20分鐘。后來當地民眾把這條小路親切地稱為“小平小道”。 如今,“小平小道”依舊是一條長約1.5公里的鄉間田埂土路,蜿蜒曲折,長滿雜草。 2008年,卓琳曾給“小平小道”陳列館寫信說,“江西、南昌、新建是我們永遠不能忘懷的地方。拖拉機廠工人師傅們的深情厚誼至今仍然溫暖我們的心。而從‘小平小道’上延伸出去的,則是一條通往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康莊大道。”(完) |
相關閱讀:
- [08-21] 習近平總結鄧小平六大遺產 厘定中國新時代發展路向
- [08-21] 鄧小平飾演者馬少驊:表演發乎情止于真實(圖)
- [08-21] 鄧小平讀書趣聞:“我就不愿意看那些八股調”
- [08-21] 鄧小平配套改革思想與全面深化改革大業
- [08-21] 百萬裁軍背后的鄧小平:即便戰爭爆發也要“消腫”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