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志愿服務日益活躍的今天,怎樣調動全社會力量,點燃公眾參與志愿服務的熱情并使之持續下去,是現代社會志愿服務事業必須面對的課題。2012年開始試點的志愿服務記錄制度正是開啟這個課題大門的一把金鑰匙。該制度在全國試點情況如何?各地探索出哪些有新意的做法?本報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志愿服務如點菜 前不久,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黃前鎮第三峪村的5位村民想轉行種蘑菇,無奈不懂技術。村支書張德平幫村民撥打志愿服務熱線電話“點菜”,第二天山東農業大學食用菌方面的專家就如約而至,上門進行技術指導。目前,泰安市在市、縣、鄉、村四級設立了6000多個志愿服務站點,并在所有城市社區及部分農村開通了“菜單式”志愿服務熱線電話,群眾可以就近到服務站點或撥打熱線電話“點菜”。 近年來,泰安市把志愿服務作為拓展社會管理內涵、推進社會進步的“第一觸角”,探索出了一套讓老百姓像進飯店一樣自主備菜、點菜、送菜、評菜的“菜單式”志愿服務記錄制度工作新模式。 泰安市根據志愿者的工作特點、專業特長、服務時間等進行登記造冊,精心備好志愿者專長“菜單”。如今,泰安市已將12類、126項志愿服務項目制成了“菜單”,分4個級別滿足群眾需求。 社區居民在志愿服務站、網上,或是撥打熱線電話,根據個人需求提出志愿服務需求即可“點菜”。“點菜”后,志愿服務協會再根據群眾需求的不同特點“備菜”。如果需求較為個性化,志愿服務站工作人員便會按照“就近、就便、專業對口”的原則挑選合適的志愿者上門服務,居民也可對照志愿者專長菜單直接選擇志愿者。如果本級志愿者專長菜單中缺乏相關專業人才,還可到上級菜單中選取志愿者。服務結束后,由服務對象填寫志愿服務評價卡,對服務質量作出評價,志愿服務中心隨時根據反饋改進。 正是有了像這樣的“菜單式”志愿服務,在求助者與志愿者之間搭建了“你點我供”的交流溝通平臺,注重供需對接、注重資源整合、注重平臺載體建設、注重考核評估,切實解決了志愿服務分散、盲目、無序的問題。 時刻在線攢愛心 注冊在上海市楊浦區圖書館少兒館的志愿者周文佳,每周總有兩個半天來這里從事書報整理及少兒科普宣傳的志愿服務。如今,他進行志愿服務時,第一件事就是掏出一個小本子交給工作人員,在專用讀卡器上刷一下。這小本子是上海志愿者證,附有一張IC卡,刷卡的同時開始記錄上崗時間,到服務結束時再刷一下,就能確定此次志愿服務的時長。這些記錄都將被上傳到統一的網絡平臺。 近年來,隨著志愿服務事業的蓬勃發展,志愿者的身影越來越多地活躍在各個領域。然而,我國大部分地區對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務的情況沒有記錄,少數地區雖開展了志愿服務記錄,但做法不一,在記錄形式、記錄內容、格式和程序上均存在較大差異,也影響了志愿服務的規范化和常態化。 2012年10月,民政部出臺了《志愿服務記錄辦法》,這是我國第一個對志愿服務記錄進行科學、統一規范的文件,對志愿服務記什么、怎么記、誰來記、如何用等進行了明確的規范。隨后,民政部又下發了《民政部關于開展志愿服務記錄制度試點工作的通知》和《民政部關于確定志愿服務記錄制度試點地區的通知》,在全國范圍內選定了137個試點地區(單位)。 2013年5月,全國志愿者隊伍建設信息系統完成了初步開發,進入試運行階段。該信息系統包括中華志愿服務網和志愿者隊伍建設后臺管理系統兩部分,網站和后臺管理系統直接關聯,可有效開展志愿者注冊登記、志愿服務記錄、志愿服務供需對接、相關數據統計分析等工作。 回饋激勵志愿者 十多年義務照顧社區多位空巢老人的志愿者梁會蘭,手中有一張“志愿者服務卡”,記錄著她進行志愿服務累計的時間。梁會蘭在北京市朝陽區八里莊街道社區易客時光超市購物時,收銀員會根據她的“志愿者服務卡”星級優惠標準給予相應折扣。 據了解,“志愿者服務卡”會存儲志愿者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和志愿服務的時長,時長累計達到一定值,就可依次申請不同星級。志愿者星級越高,享受的折扣就越多,在社會服務等方面享受的關愛與幫助也會更多。 浙江省平湖市為注冊志愿者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同時根據服務時間實行志愿類組織及注冊志愿者五星級認定制度,作為志愿者入黨、入團、就業、提升的重要依據,對達到不同星級的志愿者給予優先或免費享用公共服務設施、參加體檢、療休養等激勵。 民政部社會工作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雖然很多志愿者并不看重激勵和回報,更多的是享受那種幫助別人的愉悅和舒暢,但是,通過建立志愿服務記錄制度,可以讓人們更多地看到“好人有好報”。這是對愛心的激勵,可以讓愛心人士有自豪感、榮譽感,有助于吸引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務。 |
相關閱讀:
- [ 08-18]民政部推廣志愿服務記錄制度:制度催盛文明花
- [ 08-18]重慶上黑車失聯9天女大學生疑被拐賣
- [ 08-17]眾愛心志愿者昨日上鼓山為薛金清籌錢渡難關
- [ 08-15]廣西柳州志愿者下鄉探訪抗戰老兵
- [ 08-15]南京青奧會 志愿者與運動員熱舞“小蘋果”
- [ 08-12]兩岸志愿者清理海漂垃圾 首次共護“最美濕地”
- [ 08-10]魯甸志愿者:哀悼后的前行與堅守
- [ 08-05]尿毒癥患者需緊急手術 四名志愿者進京捐獻熊貓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