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使命2014參演部隊集結完畢 媒體探秘朱日和基地
2014-08-18 07:08:00??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我軍首支專業化模擬藍軍部隊在這里誕生 在“戰爭預實踐”的廣闊舞臺上,實兵對抗演習是部隊走向未來戰場的“最后一級臺階”。這級臺階很重要,同時也很陡峭:只有在這里學會打仗,才能從這里走向戰場。 近年來,朱日和基地組織實兵對抗演習,創下基地組建以來的多個“之最”:各類信息化武器裝備悉數登場,投入種類數量為我軍最多;參訓官兵最多,素質最高;軍兵種最全,來自陸海空三軍、武警部隊官兵同臺參演或觀摩演習;演練強度最大,多場陸空實兵對抗演習晝夜連續實施;演練新課目最多,對大綱規定的陸軍所有課目和新質作戰部隊戰法訓法,及部分空軍課目,進行作戰實驗。 一位走下演習場的陸軍指揮員坦言:朱日和訓練基地創設的信息化訓練環境和組訓模式,突破制約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轉型的“瓶頸”,使基地職能定位向檢驗部隊作戰能力、開展作戰實驗、進行聯教聯考轉變;訓練目標向注重信息力、兵力、火力、機動力結合轉變;訓練重心向以聯合訓練為主轉變;訓練方式向注重基于信息系統的基礎訓練轉變;訓練條件向注重以復雜電磁環境為主體的復雜戰場環境下訓練轉變。 近期,我軍第一支專業化模擬藍軍部隊即在朱日和訓練基地誕生,在前不久舉行的“跨越─2014”系列演習等演習演練中充當了“磨刀石”的角色﹐表現不俗。至于藍軍部隊到底扮演哪一個具體對象﹐要根據訓練內容和要求確定。 鏈接 1957年,一個加強坦克師戰術演習場在朱日和地區組建,這便是今天朱日和訓練基地的前身。 1997年,中央軍委為適應未來高技術戰爭的需要,決定把北京軍區原裝甲兵訓練場擴編成全軍規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訓練基地。 2003年8月25日,我軍首次將朱日和基地對外軍開放,這里的神秘面紗由此揭開。 2007年,我軍把朱日和訓練基地確定為我陸軍唯一復雜電磁環境建設試點單位。 2011年上半年,我軍再次決定:將朱日和訓練基地建成全軍唯一陸軍聯合作戰實驗場。 |
相關閱讀:
- [ 08-17]香港社會各界逾19萬人參加“和平普選大游行”
- [ 08-16]日本民主黨擬制定“和平愿景” 建議與中韓緩和關系
- [ 08-15]日反戰人士期望與世界人民攜手維護日本和平憲法
- [ 08-15]“和平使命—2014”:首支外方參演實兵部隊到達朱日和訓練基地
- [ 08-15]回眸“和平使命”軍演那些精彩瞬間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