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的人民情懷 堅強的中國力量——云南魯甸抗震救災紀實
2014-08-10 17:30:09??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曦 陳曦 |
分享到:
|
有一種感動叫舍生忘死,有一種力量叫眾志成城—— 讓“綠軍裝”和“白大褂”同步進入災區! 抗震救災工作啟動伊始,黨中央提出了明確要求。 “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把死亡率降到最低,把傷殘率降到最低,這是對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理念一次新的詮釋。”中國人民解放軍304醫院院長黃少平說。 報告:魯甸縣城至距震中5公里沙壩村道路已搶通;報告:經過30小時搶修,災區75%用戶復電;報告:無線通訊正在恢復;報告:已有249名防疫人員到達指定位置,防疫工作全面鋪開…… 抗震救災是一場“多兵種”的集成作戰。 軍綠色迷彩服、紅色橘色的救援隊服、醫護人員的白大褂、電力職工的藍制服……廢墟上、山腳下、險境中,無數無名英雄奮戰的身影,交織出一道道生命的彩虹。 山還在搖,地還在動。 97、150、175、410、589、617……隨著時間推移,統計出的遇難人數不斷攀升。 26、32、112、200、600……各方救援力量傳來生命的訊息,每一個從死神手里奪回的生命,都更加堅定了人們戰勝災難的信心與勇氣。 大災面前,世界再一次見證了中國式救援的速度。生與死中,詮釋著對人民的愛與忠誠。 海外媒體評價說,中國最高領導人“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的宣示,充滿著生命至上的人文關懷。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已深入人心,成為全社會共同的價值追求。 高效的應急體系、科學的救災舉措,在與災難抗爭中不斷進步 90多位專業技術人員參與,覆蓋整個災區422個抽樣點,總行程2萬多公里,歷時80多個小時…… 7日,中國地震局正式發布《魯甸6.5級地震烈度分布圖》,全面完成了本次地震的烈度調查與評定工作。 “此次地震烈度分布圖的發布,比汶川地震早了數十天,比去年蘆山地震也提前2天。”中國地震局震災應急救援司應急處副處長李洋說,魯甸的救援安置工作因此更加科學有效。 從汶川、玉樹到蘆山、魯甸……幾年間,每一次大災,都如一場大考,都是一次淬煉。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魯甸抗震救災以高效的應急體系、科學的救災舉措,彰顯著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前進步伐。 |
相關閱讀:
- [ 08-10]云南魯甸救災一線法醫:為了遇難同胞的安息
- [ 08-10]云南魯甸地震“頭七”:花椒樹下的祭奠
- [ 08-10]新婚夫妻放棄蜜月旅行 共赴云南魯甸抗震救災
- [ 08-10]云南魯甸地震重災區第一所板房希望小學開建
- [ 08-10]沈陽軍區首批抗震救災裝備物資運往云南魯甸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