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強堡壘是這樣筑成的 ——莎車縣荒地鎮尤勒滾布拉克村黨支部建設紀實 面對兇殘暴徒,他們毫不畏懼,堅守陣地。 面對復雜情況,他們積極做好群眾教育工作,把反恐維穩工作做細做實。 莎車縣7月28日嚴重暴力恐怖襲擊案件中,地處案發中心區域的荒地鎮尤勒滾布拉克村,村兩委班子堅守崗位,嚴防死守,挨家挨戶做工作,不僅村里沒有一個居民參與暴恐案,他們還抓獲了兩名暴徒,救助了多名無辜群眾。 近年來,在血與火的考驗中,尤勒滾布拉克村黨支部出色地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贏得了村民的信賴。 危急時刻經受住考驗 7月28日凌晨3時左右,在睡夢中的尤勒滾布拉克村黨支部書記艾合買提·艾海提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吵醒。 他連忙抓起電話,電話那頭傳來鎮干部焦急的聲音:“快,外面發生了暴恐事件,可能會沖擊村委會,你們趕緊做好防范工作。” 艾合買提迅速穿上衣服,并立即通知其他村干部、民警、民兵及住村工作組干部,按平時演練的應急預案,迅速在村委會集合。 夜幕之下,天色微明。他們爬上村委會的屋頂,遠遠看到一群暴徒呼喊著口號,從艾力西湖鎮方向涌來。 艾合買提和大家手拿器械,緊握防爆盾牌,占據屋頂上的有利地形,嚴陣以待。 暴徒漸漸靠近了,他們一邊在路上攔截過往車輛,一邊叫囂鼓動路邊的村民參與暴恐活動。為了防止村民被蠱惑,艾合買提和大家商議,分頭給村民打電話,告訴他們不要害怕,不要相信暴恐分子的話,要堅信黨和政府會很快處置這些暴徒。 尤勒滾布拉克村共有143戶村民,他們通知了123家,有20戶人家電話打不通。艾合買提馬上帶著10名村干部和民兵,分頭到這些村民家口頭通知,告訴他們外面發生的情況,不要離開村子。 余下的村干部在村口設立了卡點,防止暴徒沖進村子。由于他們防范嚴密,暴徒煽動不了村民,也不敢與他們正面沖突,只得放棄尤勒滾布拉克村。 凌晨5時許,隨著形勢逐漸被控制,暴恐分子開始四處逃竄。見此情景,艾合買提又迅速召集大家全部集中于村口和巴—莎公路邊,防止暴徒進村藏匿。 “早上6時30分左右,從艾力西湖方向來了一輛摩托車,車上的人看見我們,扭頭就跑。我們立即撲上去,把他從車上拉了下來。我們要看他的身份證,他說沒有。問他干什么,他支支吾吾說不出來。后來我們把他送到了派出所。7時左右,我們在村口又抓獲了一名暴恐分子,救助了一些受傷群眾。”住村工作組干部吾不力卡斯木告訴記者,他們堅持到下午五六點鐘,直到形勢完全恢復之后才撤離村口。村黨支部書記艾合買提立場非常堅定,有人勸他早點回去休息,他說,“我要保護村民,這是我的職責。” 反恐維穩是第一責任 “一直以來,尤勒滾布拉克村情況復雜,宗教氛圍濃厚。因為在解放前,村子里有一座非常有名的講經堂,前來學經的人特別多。鼎盛時期,學經人數達到上萬人。其中不少是從喀什、阿克蘇、和田甚至甘肅一帶來的。”荒地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居瑪·玉素甫說,以前尤勒滾布拉克村各項工作處在全鎮后面,村黨支部書記艾合買提上任后,把維護穩定放在了第一位。他說只有穩定了,老百姓才能過上好日子。 在反恐維穩的宣傳教育上,他通過多種形式幫助群眾認清宗教極端思想的危害。 艾合買提說:“為了做好信教群眾的工作,村干部定期和宗教人士談心交流,及時把中央和自治區的政策法規告訴他們,他們也都積極支持村兩委的工作,主張中道思想,堅決抵制宗教極端思想滲透。” 村委會每個月都要召開一次全體村民大會,進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規宣講,并請宗教人士講解非法宗教的種種表現形式和暴恐活動的危害。另外,每個月他們還進行分組學習,根據黨員干部、宗教人士、四老人員、重點人員等不同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宣講活動。 在平時的教育宣傳中,村黨支部也注重發揮和住村工作組、村警務室的“三位一體”作用。“我們確定每個村干部、住村工作組成員、村警務室人員分別聯系5至7戶村民。在每周五的黨員學習教育會上,大家都要把聯系戶的情況和思想動態進行匯報。”艾合買提說,針對村里56名80后90后的青年,村干部經常找他們談心,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態,發現苗頭性問題,立即與他們的家長以及村里的宗教人士、四老人員溝通,大家合力做工作,確保這些年輕人不誤入歧途。 處事公道,贏得村民信賴 “村黨支部處事公道正派,大家都很信任他們。”村民艾拜·阿不都熱西提說,艾合買提是土生土長的本村人,2005年進入村兩委班子,擔任過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主任。今年1月,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一開始村里有些人覺得他太年輕,有點不服氣,工作上也不積極配合。艾合買提經常換位思考,每次開會安排工作,都先征求其他村干部的意見,取得共識之后,再安排下去。村務工作全部公開,一項項決議都張貼在村委會門口或村口。 “比如今年6月確定低保戶名單時,他帶著大家一戶一戶核實申報情況,然后再把摸到的情況公布出來,讓大家投票決定。最后低保戶名單公布時,沒有一個村干部或村民有意見。”艾拜說,正是在村支書帶領下,村務公開透明,不遮遮藏藏,村黨支部樹立起很高的威信。 尤勒滾布拉克村坐落于巴楚—莎車公路邊,村子不大,143戶780人。但由于人多地少,村民收入不高,2013年村里人均收入為3300元。 “為了幫助村民增收致富,村黨支部多次集體研究,決定通過勞務輸出的方式,提高村民收入水平。”艾合買提說,目前全村有17戶長期外出務工,還有不少人在周邊的縣鄉打短工。前段時間,村黨支部又協調一些用工單位和個人,準備再組織60人外出務工。 近年來,正是由于村黨支部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不僅贏得了村民信賴,而且村民入黨積極性也明顯提高。村民努爾艾力·吐爾遜多次提交入黨申請,他說,“我也要成為一名黨員,更好地為村民服務。”(記者 姚彤) |
相關閱讀:
- [ 04-19]收租金為自己買車 村支書涉嫌私租公家土地受審
- [ 12-11]村主任自掏97萬買校車 村中小孩坐上免費班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