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因擾亂辦公秩序,46歲的農村婦女許秀芳進了看守所。今年5月,皮膚黑紅、燙著卷發的許秀芳對記者說:“那事兒,早‘翻篇兒’了。” 許秀芳說得輕巧,“那事”的背后可不簡單,在云南昆明市宜良縣被稱作“化魚事件”。 宜良縣狗街鎮化魚社區在南盤江邊,村民們盤田種菜,蓋起不少“小洋樓”。去年7月,一個消息在這里“炸了鍋”:村民戶口要“農轉城”,一年收房、三年收地。 這還了得!化魚社區2700多口人從祖輩起都是農民,動地就是動化魚人的“命根子”。許秀芳兩口子去年光洋蔥就賣了20多萬元。聽到消息,她“下地都找不著壟”了。 村民們為討說法,開始圍堵社區和鎮干部,膽子大又壓不住事的許秀芳沖在了前面。2013年7月23日,化魚200多名群眾到縣政府上訪,作為“鬧訪”的活躍分子,許秀芳之后被公安部門請去“配合調查”。 說起事情的來龍去脈和當時的情景,化魚社區黨總支副書記孫映龍至今感慨:“干群好比魚水,水能養魚,也能煮魚。” “農轉城”只是“導火索”,化魚群眾堵心的事不少。如社區收了村民水費不及時抽水,有莊稼靠著南盤江硬是旱死;還有村干部優親厚友安排低保、工程發包暗箱操作等。 去年8月3日,縣政協主席李鴻帶領工作組進駐化魚“理麻”,第一天開會就被堵在居委會。工作組頂著白眼挨家挨戶宣講政策,不開門就站在墻外念。李鴻多次向村民鞠躬道歉,他說, 這項政策不收土地、房子,但之前干部沒說透,之后說也沒人信。“一些干部‘只唯上’,犯了‘急躁病’,錯了就要改。” 為了讓農民安心進城,云南省對自愿“農轉城”的人,給予農民和市民兩個身份以及各五項政策支持,“哪只船高登哪只”,這被村民稱為“兩床被子、十件衣服”。 許秀芳心里有底了:“上級”早晚會給個公道。“進去”后再出來,許秀芳沒記恨誰。工作組安排人員登門做工作,她開門納客:“你們也不容易,我心里踏實了。” 化魚社區黨總支書記方明輝被免職,一名副主任還被判了刑。工作組“滅火”后沒拍屁股就走,而是沉下來落實縣里給化魚辦的20件實事。如今再到化魚,曾經的“火藥桶”和風撲面,水泥路、文化墻、小游園等煥然一新。現在村里辦理低保,3次張榜公布,沒吃上的也服氣;房屋抗震安居的補助款公平解決,村民對此服氣不慪氣。 許秀芳看在眼里,熱在心里。她本是個熱心人,去年“鬧事”時方明輝不敢來社區上班,她還鼓勵:“你做的好事我們也記得,真有事,我幫你。” 今年4月,縣委領導來化魚,專門問許秀芳還有啥想法。“想搞個合作社,再辦個交易市場,村民們就不用到縣城去賣菜了。”她說。 眼下,許秀芳為“農鑫果蔬專業合作社”和農貿市場的事忙活開了。她笑盈盈地問記者:“從‘民意代表’到‘民利代表’,咱是不是太出風頭了?”本報記者 張帆 徐元鋒 |
相關閱讀:
- [ 07-31]豬販上訪被2次關進精神病院 維權6年獲賠40萬
- [ 07-30]深足欠薪事件愈演愈烈 球員無奈“上訪討薪”
- [ 07-14]對罵上訪者“去吃屎”的干部莫止于批評
- [ 07-14]浙江蒼南一鄉鎮信訪辦人員辱罵上訪人 紀委調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