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7月26日電 (記者于立霄)北京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不斷提高,今年將繼續圍繞市民生活區域,推進城市道路達標、背街小巷治理等改造工程,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群眾生活品質。同時,也為APEC峰會提供有力的環境保障。 為迎APEC峰會 50余區域集中整治 APEC會議將于11月在北京舉行。北京市政府提出將“以奧運標準全面做好APEC會議的環境保障工作”。目前,會議場所、住地、主要景區、機場火車站等四類地區,涉及50余處區域的環境整治正在緊鑼密鼓中推進。 為迎接APEC會議,北京正在對APEC會議重點區域進行環境整治,在天安門廣場地區、奧林匹克中心區、雁棲湖生態發展示范區三個區域開展環境景觀提升,實施京承高速、機場高速、城市環路等八條途經路線兩側近300處臟亂點集中掛銷賬治理。 60條市級城市道路年內達標 北京正在著力打造市民滿意的城市道路環境。今年北京要從展示國家形象、改善群眾身邊環境出發,繼續開展60條市級、144條區級城市主要道路環境達標建設。 城市道路達標建設,主要是通過在大街輔路兩側設置停車泊位、劃分非機動車道;在路間增設隔離墩、防護欄、道緣石;在人行步道增設無障礙設施、阻車樁等舉措,進一步拓展道路功能,保證行人和行車安全。 道路達標還要完善和規范果皮箱、電話亭、座椅、自行車停車架等城市道路公共服務設施。夜景照明也是道路達標建設的重要內容,如朝陽區朝陽公園西路實施夜景照明燈光隧道工程、圍墻夜景亮化及掛燈裝飾工程,體現了幽雅寧靜的夜景效果。 中南海區域改造凸顯特色 根據首都環境建設專家顧問團的建議,從去年開始,北京首次開展區域環境綜合提升工作,將全市劃分為若干1平方公里左右的區域,按照“網格化管理,板塊式推進”方式,在每一個區域內開展立體全方位整治。2013年全市共整治區域22處,2014年還將啟動30處。 中南海環境提升工程,注重突出區域特色,每條道路的規劃設計方案,既風格統一,又各具特色;在空間設計上,突出延續城市肌理、保留歷史文脈;建筑設計上,突出修繕歷史建筑、保護和恢復原貌;功能設計上,突出綠色生態主題、增建擴建綠地。今年,北京還要繼續對天橋演藝區、什剎海東片開展綜合提升工程。 城六區背街小巷達標率80% 背街小巷是城市的“里子”,小巷雖小,但關系到百姓生活、出行等各個方面。近年來,首都環境建設逐步從大街向小巷延伸,街巷胡同環境水平不斷提高。 北京通過維修增加公共設施、整頓街巷秩序、美化街巷容貌、建設特色胡同、完善道路照明設施、增加清掃保潔頻次、清潔粉飾背街小巷外立面等措施,整治背街小巷“臟亂差”,全面提升背街小巷的環境質量。 據統計,北京市城六區共有背街小巷6249條,面積達3000多萬平米。根據規劃,到2014年底,城六區背街小巷環境衛生質量達標率將達80%;到2015年,城六區背街小巷環境衛生質量達標率實現100%。 大量背街小巷多位于文保區,在綜合整治中考慮到文物古跡和城市風貌的保護,注重文化內涵。例如,后海北沿等13條胡同整治,突出“中軸線”和“文道”文化特色;義達里、博興胡同集中體現“文保區”特點;前門等幾十條胡同重點體現商業文化。 渣土車統一標準 遺撒將成過去 渣土車輛運送過程中存在遺撒、揚塵、超載、闖紅燈等問題。為保障城市清潔,今年3月15日,北京市正式發布了地方標準《建筑垃圾標識、監控和密閉技術要求》,明確了新標準車型要具有貨箱密閉、限速限載、舉升定位、即時監控、標識統一。 自2014年4月1日起,北京市建筑垃圾運輸車輛更新改造全面開展。截至7月23日,全市預訂的建筑垃圾運輸車輛更新改造數量已達6086臺。 為保證新標準車順利投入使用,市政府相關部門聯合督導加強管控,住建、城管部門通過人防、技防措施,對出土工地嚴格管控,全市共設置出土工地盯守崗144個,安裝監控攝像頭938個。 各區縣、各部門自7月1日以來,對建筑垃圾運輸管理執法專項工作分別進行了部署,30個晝夜不間斷開展建筑垃圾專項執法行動。截至目前,共查處違規出土工地67個、給予停工整改30個,查獲未達標建筑垃圾運輸車輛613臺次,處罰47.12萬元。(完) |
相關閱讀:
- [ 07-22]工信部對移動智能終端應用傳播淫穢色情信息進行整治
- [ 07-22]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抓好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
- [ 07-18]公安部集中整治火災隱患 久拖不改一律亮丑見光
- [ 07-15]國家質檢總局等9部門部署建材市場專項整治
- [ 07-14]公安部整治火災隱患 已發現重大隱患單位8000余家
- [ 07-15]宮墻外流浪者撿拾廢品起火 故宮吁整治周邊秩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