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011年起,安徽省太和縣三泰面粉有限責任公司啟動“糧食銀行”業務,為農民提供儲糧、兌換等服務,解決了農民儲糧過程中糧食損耗高的問題。圖為三泰“糧食銀行”高廟營業所。 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攝 談到糧食浪費,人們的目光往往集中在餐桌上的“顯性浪費”,卻很少關注糧食生產后各環節的損失。統計顯示,我國加工、儲存等環節每年損失的糧食高達700億斤,對我國糧食安全構成巨大威脅。 糧食收儲成農民心病 夏收結束后,糧食收儲成了不少農民的心病。“烘干設備買不起,曬糧食像是打游擊。有的村民收了麥子卻找不到合適的曬場,隨后陰雨不斷,80多萬斤麥子全部霉變,一下子損失了30萬元,真是豐產不豐收啊。”安徽種糧大戶王民主說。 目前,我國糧食總量50%左右由農戶自己保存,由于儲存條件落后、缺乏技術指導,加上蟲霉、鼠變等影響,損失較重。農業部統計顯示,因產后處置不當,農戶每年損失糧食的比例為7%~11%。 除了儲藏,運輸、加工環節造成的糧食浪費也不容忽視。 據國家糧食局原副局長郄建偉介紹,目前我國糧食運輸方式中,散糧運輸比例約占15%,大部分還是通過包裝運輸。運輸中首先要裝袋,有的還要開包散裝入庫,運往加工廠又要打包,造成了拋撒、遺留。據測算,多次打包損失率在5%左右。 造成加工環節浪費嚴重的主要原因是,糧食加工企業對成品糧過度追求精、細、白,盡管這既損失營養,又明顯降低出品率。專家指出,在稻谷加工環節,每增加一道拋光,出米率就降低1%,每年損失糧食70億斤以上。 “我國每年在餐桌浪費的糧食約500億斤,而儲藏、運輸、加工等環節損失浪費量則超過700億斤。但是我們平時提及糧食浪費,更多地強調終端消費過程中的浪費,忽視了糧食生產、儲存、流通等環節的隱性浪費。”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 |
相關閱讀:
- [ 07-17]黑龍江將建設53億斤糧食倉儲設施
- [ 07-15]玉米貿易流通陷入困境:糧商虧本 糧食發霉(組圖)
- [ 05-14]焦裕祿曾鐵腕反腐 稱貪污為天災外的人禍(圖)
- [ 03-10]農業投入只增不減 中國確保糧食"十連增"有續篇
- [ 03-06]農業部長:糧食進口不會大幅增長
- [ 03-05]李克強: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矚目成就
- [ 03-05]李克強:2013年我國結構調整取得積極成效
- [ 03-02]袁隆平:中國有能力解決好吃飯問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