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倒、交通癱瘓、停水停電——“威馬遜”重創瓊粵桂調查
2014-07-20 18:56:5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房屋倒塌、交通癱瘓、停水停電 ——強臺風“威馬遜”重創瓊粵桂三省區調查 新華網海口7月20日電(記者夏冠男、馬超、魏驊)上萬間房屋倒塌或損壞,農作物嚴重受損、交通全面受阻、城鄉滿目瘡痍、百萬群眾受災……今年第9號超強臺風“威馬遜”來勢洶洶,重創瓊粵桂三省區。超強臺風緣何有如此強大的破壞力?在大災面前我們應該如何應對?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41年來最強臺風重創三省區 7月18日15時30分,今年第9號超強臺風“威馬遜”在海南文昌翁田鎮登陸,短短幾個小時就讓海南大部陷入了一片黑暗。“交通癱瘓、停水停電、窗戶不住地進水,甚至連樓房都在搖晃。”海口市民符舒耕向記者描述著身邊發生的一切。 “海南省啟動了防汛防風I級應急響應,這在我的職業生涯里還是第一次遇見。”海南省三防辦副主任陳武告訴記者,從強度數據對比上來看,“威馬遜”僅次于1973年第14號臺風,所以它是41年來登陸海南的最強臺風。 經歷了“威馬遜”一整夜的“洗劫”,海南東部、北部沿海市縣受損及其嚴重,城區縣區滿目瘡痍,到處是被風攔腰截斷的樹木、倒塌的房屋工棚隨處可見,路上時不時能看到熄火甚至翻倒的汽車……海口、文昌大面積停電停水,交通基本中斷,還有文昌羅豆農場上千名群眾被倒灌的海水圍困,情況危急…… 根據國家防總統計,截至7月20日,“威馬遜”共造成海南、廣東、廣西3省區742.3萬人、468.5千公頃農作物受災,3.7萬間房屋倒塌,登陸附近區域的電力、供水、道路、電訊等基礎設施損毀嚴重。 災情如此嚴重:臺風太強還是準備不足? 房屋倒塌,街道凌亂,樹木倒地,村莊失聯……災難電影中的場面在現實中上演。“威馬遜”登陸后,它造成的驚人破壞力遠遠超過所有人的想象。在海南省三防指揮中心的監控屏幕前,看著被臺風襲擊各地的實況,有著多年防臺風經驗的“老三防”都不禁驚訝:“太可怕了!” 在臺風過境后的一天內,海口、文昌等地的供電供水、道路交通以及通訊都未完全恢復,這也給救援帶來了難度。海南省三防辦一位負責人表示,搶通道路和通訊是當務之急,也是救援的關鍵,有半點延后都相當于加重了災情程度。 一些受災群眾和救災干部認為,受災情況嚴重還和當地建筑類型有較大關系。記者在文昌市翁田、會文、文城等鎮看到,受臺風影響而倒塌、掀翻房頂的建筑物大多為鐵皮房或磚瓦房,一些被刮倒的圍墻是由紅磚和水泥砌成,內部并無固定用的鋼筋。這些建筑物抗風能力明顯不足。 另外,普通民眾不能及時掌握災情信息也是這次臺風襲擊中暴露出的重大問題。海口市民石鳳說,她根本不知道臺風登陸時間,之前以為會在晚上登陸,沒想到就在她出門在外時就登陸了。“我們四個朋友約著3時多一起逛街,誰也沒想到會被困在離家3公里的地方回不了家。” 歷史巨災來襲我們應如何應對? 在采訪中,一些基層干部和群眾告訴記者,對于臺風的強度,他們只有數字概念,也按照上級要求做足了準備。但是在歷史巨災面前,不可預測的因素太多,普通的防御難以應對,這要求防風防災工作在平時必須扎實落實。 陳武說,利用科技手段防災抗災,是一項重要工作,而編制操作性更強、更符合實際的預案則更為重要。比如這次臺風中通訊長時間中斷造成了“信息孤島”,這就要求我們在通訊保障工作上要做足充分的工作,對群眾防災意識的宣傳和災情信息發布制度完善也需加強。 文昌市一位基層干部說,文昌翁田鎮、鋪前鎮超過八成的農村磚瓦房被破壞,暴露出農村建筑在抗風、抗洪方面的不足,這些工作是平時就應該重視起來的。 不少專家認為,歷史巨災面前,我們應強調一個“防”字。這個“防”不是“臨時抱佛腳”,而是要把相關工作提前做細、做好。 |
相關閱讀:
- [ 07-20]臺風“威馬遜”或影響中國部分農產品價格
- [ 07-20]超強臺風威馬遜來襲 致瓊粵桂18人死亡5人失蹤
- [ 07-20]臺風“威馬遜”致海南8人死亡 直接經濟損失108億
- [ 07-20]長3米重4噸虎頭鯨被臺風吹上廣東沙灘
- [ 07-20]臺風過境后的海口:校車被吹側翻 工地塔吊欲墜
- [ 07-20]超強臺風三次登陸中國致17死 近500萬人受災
- [ 07-20]41年來最強臺風已致瓊粵桂三省17人死亡(圖)
- [ 07-19]臺風減弱 瓊州海峽部分客滾船、跨海列車恢復開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