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領導拜會發改委 “跑部錢進”重演扼殺經濟轉型
2014-07-16 07:36:39??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警惕腐敗工程泛濫 網民“墨龍”認為,開發大項目是好事,能促進經濟的發展,可同時也是滋生腐敗的溫床,應嚴控,嚴把關,讓老虎蒼蠅盯不上。 “中國是個大工地,這是多年來不爭的事實。求發展、求政績固然是主要原因,這兩則新聞是否也道出了其中更主要的原因呢?《巡視組:六成地區查出工程腐敗》;《地方領導被曝密集拜會發改委》。在當前高壓反腐之際,還有這么多地方領導為了工程、項目擠破頭。是造福一方呢?還是人為財死呢?”網民“胡建中糊里糊涂法律人”說。 “這些所謂的大項目有些收益巨大,有些會血本不歸。有些會變成爛尾工程,有些是打著為人民服務的旗干中飽私囊的事。”網民“真心的等你”說。 網民“溪領”指出,大項目往往是政績工程和腐敗源泉。有些則很難持續發展,比如房地產將全國的資金都吸過去,結果制造業空洞,就業困難,大項目沒技術,沒研發,不能創新。 有序投資民生優先 不少網民認為,即便投資,也應有序、健康、持續,把握好方向,做真正有利于民生需求的工程,并通過有效的預算、審批、管理和監督等機制來進行,使下撥資金真正用在服務民生的“刀刃”上。 “最重要的是經濟結構轉型,希望能夠藏富于民,不要再讓人民手中的鈔票貶值了,即使要投資,也希望能夠讓民營企業公平、公正參與,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網民“海#¥飛*?帝”說。 “上大項目必須廣泛征求民意、專業權威部門論證、責任跟蹤、信息公開透明。”網民“向往神鷹”說。網民“沉淪”認為,要科學評估投資收益,對投資失敗項目追究參與決策人員責任,遏制無效低效項目大上快上和國有資產的浪費。還要對有關項目進行環保等多項論證,警惕產能過剩行業和項目繼續泛濫。 網民“方家評說”認為,行政審批事項和環節過多,權力尋租的空間就大,掌管這些審批大權的部委就會成為地方“公關”的重點。因此要進一步減少審批事項和環節。 (記者 班娟娟 整理) |
相關閱讀:
- [ 07-04]上海居民氣價擬漲兩成 多省階梯氣價調整提上日程
- [ 06-11]阿根廷伊瓜蘇瀑布爆發特大山洪 多省面臨威脅
- [ 06-05]北京等地高考報名人數8連降 多省招生計劃難完成
- [ 06-03]湖北農民虛構“3億元工程” 多省行騙被抓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