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7月5日電(“中國網事”記者張濤 方問禹 裘立華)日前浙江溫州查處的一起120急救人員串通“黑救護車”主倒賣病源信息窩案引起社會關于急救體系的關注。記者在河北、天津、浙江等地一些城市采訪了解到,各大醫院周邊常年活躍著一些外形模仿120救護車的個體車輛,車上配有簡易急救床、擔架床、氧氣瓶,利用醫院急救車輛緊缺等情況大肆招攬生意、爭搶病源。業內人士指出,由于“黑救護車”管理不規范,缺少醫護人員和救護手段,存在很大安全隱患。應疏堵結合完善急救體系,莫讓“黑救護車”變成害命車。 “黑救護車”難保障安全 按照衛計委《院前醫療急救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醫療單位經過當地衛生和公安部門的審核批準同意后才能配置急救車,并統一由120急救中心調配,此政策并未向個人開放。然而,不少城市個體戶的“黑救護車”卻四處橫行。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法院日前透露,40歲的黃永利不久前因消化道內出血住進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隨后出現肝、腎、肺等多處臟器并發癥,幾次在生死線上徘徊。親屬們決定將他轉到杭州的一家醫院,并撥打120找專業急救車轉院。沒想到叫來的救護車上呼吸機不能用,隨行醫生也不會操作。最后救護車司機和醫護人員才承認,這輛救護車是個體的。原來120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員將信息倒賣給“黑救護車”主,每做一單生意,工作人員提成20%。120急救中心4名工作人員及3名“中間人”因涉嫌受賄或者行賄罪,已被起訴到法院。 “黑救護車”在一些地方屢禁不絕。近日在河北省保定市中心醫院門口,記者拾到了一張印有“接送住院出院車”的小卡片,上面印有聯系電話和說明。根據卡片上的信息,記者撥通了電話,并找到距離醫院不遠的這輛“黑救護車”。記者看到,這輛“黑救護車”由商務車改裝而成,車內有兩個氧氣瓶和一張擔架。車主告訴記者,他們經常來往于保定與北京之間轉送病人,一般情況下,運送病情較為嚴重的病人是13元/公里至15元/公里,病情較輕的是10元/公里。保定到北京路程約200公里,約需2500元。他們主要通過網絡、小廣告發布電話號碼來“接活”。像這樣的車輛保定市區有差不多30多輛。 這種車輛的出現雖然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病患的運送要求,但安全風險讓人擔憂。保定市252醫院一位負責人介紹,一旦出現事故,由于沒有合法身份及手續,“黑救護車”車主可能會選擇逃之夭夭,事故責任無人承擔。很多車內未經消毒,也沒有必備的搶救設備,更缺少醫護人員,如果病人途中發生危險,根本無法進行有效的搶救。比如對什么樣的患者使用氧氣是需要醫生做出判斷的,一旦氧氣使用不得當,會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 |
相關閱讀:
- [ 07-04]女子送便當中暑倒地 路人陪伴呵護至救護車來
- [ 07-04]救護車見死不救仍有疑問待解
- [ 06-27]松溪縣醫院救護車真是車禍救援的及時雨
- [ 06-27]美國休斯敦一公寓坍塌30多人傷 救護車現場救援
- [ 06-27]救護車被攔,誰該反思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