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當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守護者
2014-06-26 13:25: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李艷 |
分享到:
|
中新網北京6月26日電 (記者 董冠洋)審計署日前公布了2013年全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審計結果,并已督促整改追回問題資金41.84億元人民幣(下同)。審計署表示,今后將繼續強化審計監督,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這一重大民生和發展工程的守護者。 2013年是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大規模推進實施的第三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助低收入民眾圓“住房夢”,同時拉動了經濟增長,促進就業,提升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改善城市內部二元結構,推進民生不斷改善。近年來,各級政府采取開源節支、稅費減免、政策支持等措施,加大資金籌集力度;社會資本積極參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 國家審計機關一直保持對這項民生和發展工程全程“體檢”。根據審計署對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跟蹤審計,2013年,各級財政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4722.92億元人民幣(下同),通過貸款、發行債券等籌資5646.86億元,當年保障3158.1萬人。 此次審計同時發現資金管理和住房分配中還存在問題。資金管理方面,有38個單位騙取套取棚戶區改造資金15.41億元,有237個項目或單位將78.29億元挪用于市政設施、園區開發等。住房或補貼分配方面,有4.75萬戶不符合條件的家庭享受了住房或貨幣補貼,有2.65萬套住房被挪作他用或違規銷售。 審計署透露,對審計指出的問題,相關地方已追回資金41.84億元,取消2.9萬戶家庭的保障資格,收回或清理住房1.65萬套,完善制度724項。 雖然與去年相比,違規享受住房保障待遇的戶數明顯減少,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設和管理正日趨規范,不過也應看到,上述問題的屢查屢犯,折射出當前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運行的監管機制還不夠健全,缺乏足夠有效的制約機制,對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的使用去向進行跟蹤約束。且目前受部門利益掣肘,申請對象相關經濟狀況信息沒有整合形成信息“孤島”,出現一些家境富裕卻住保障房的投機鉆營者,從而使有限的保障性住房因審核不嚴,出現分配不公、使用不善的情況。 住房保障是政府基本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障性安居工程是重要的公共資源,只能針對住房困難民眾提供。 審計署相關負責人對中新社記者表示,“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審計署連續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正是要維護住房保障實施的公平公正,推進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的建立健全。 審計揭露問題,如猛藥去疴,警示違法違規行為自律自重,也警示各級管理部門完善資金監管和保障房分配使用的管理,建立公開公平機制,加強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共享機制建設,嚴格審批,精細管理,強化跟蹤,防止魚目混珠、跑冒滴漏。 審計署表示,國家審計也將繼續強化監督,做好跟蹤審計,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這一重大民生和發展工程的守護者和捍衛者。(完) |
相關閱讀:
- [ 06-26]審計署:保監會5分局挪用702萬元公費
- [ 06-26]審計署:13個部門下屬組織單位違規獲利29.75億元
- [ 06-25]審計署公布38個中央部門“細賬” 帳外“小金庫”總金額近2億
- [ 06-25]審計署查38家中央部門 八成“三公”經費管理使用違規
- [ 06-25]審計署:海事局逾百會議在非定點飯店召開 涉260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