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組合拳”強力掃毒 “全國每年因吸毒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5000億元,間接經濟損失超過萬億元。一些毒品問題嚴重的地方,60%至80%的‘兩搶一盜’案件系涉毒人員所為;80%吸毒女從事賣淫活動;全國現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近20%系注射吸毒所致。”劉躍進指出,毒品問題已成為影響中國社會治安穩定的重要因素。 基于這種判斷,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官方祭出一系列疏堵結合、懲防并舉的“組合拳”,強力掃毒。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則是主動出擊、以打開路的整治行動。劉躍進透露,2013年,全國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15.1萬起,抓獲毒品犯罪嫌疑人16.8萬名,繳獲各類毒品44噸,同比分別上升23.9%、26.8%和31%。 中國治毒的決心,在對“制毒堡壘村”——陸豐市博社村的清剿力度中可見一斑。其中,對于“保護傘”的決不姑息引發外界關注。 “保護傘是這個地區毒品得以長期存在、發展、蔓延的根深蒂固的原因,不容忽視。”廣東省公安廳禁毒局政委邱偉日前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透露,兩年多來,該地區揪出的“保護傘”多達70余人。 與此同時,建立完善志愿戒毒、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社區康復、戒毒藥物維持治療、戒毒康復場所康復等多種戒毒措施相互銜接的戒毒康復體系。目前,全國戒毒后三年未復吸的達88.8萬人。 重拳整治犯罪、積極開展戒毒的同時,中國始終預防教育作為毒品犯罪的治本之策。可喜的是,中國在這方面已取得一定進展,據劉躍進透露,每年新發現吸食海洛因人員增幅從2008年的13.7%降至2013年的6.6%。 中國還進一步加強易制毒化學品的管制。2013年,全國共破獲易制毒化學品犯罪案件1054起,繳獲易制毒化學品5740噸,阻止出口7.3萬噸,有效防止了流入非法渠道。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自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合作機制建立兩年多以來,中老緬泰已開展23次聯合巡邏。在去年開展的“平安航道”聯合掃毒行動期間,四國執法部門共破獲毒品案件178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534名,繳獲各類毒品9.8噸,易制毒化學品260噸,槍支38支、子彈1125發,毒資361.2萬美元,極大震懾了湄公河流域販毒團伙,禁毒合作成效明顯。 其實,這只是近幾年來中國禁毒國際執法合作的一個縮影。目前,中國已累計簽訂政府間禁毒協議24份。作為中國治毒“組合拳”的重點和亮點之一,緝毒執法國際合作正在發揮著愈加重要的作用。 不容忽視的是,在這份沉甸甸的掃毒“成績單”的背后,則是緝毒民警的奉獻甚至犧牲。劉躍進透露,僅2013年,全國就有225名緝毒民警因公傷亡。 中國治毒亟需社會合力 “可以預見,在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內,隨著我國經濟轉軌、社會轉型和對外交往的日益頻繁,在全球毒情總體惡化的大背景下,我國毒品違法犯罪活動將進入持續的活躍期,局部地區還可能泛濫。” 基于這種研判,劉躍進指出,下一步,將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禁種、禁制、禁販、禁吸并舉”的工作方針,不斷創新禁毒工作體制機制,完善毒品問題的治理體系,全力遏制毒品來源,遏制毒品危害,遏制新吸毒人員的滋生。 不可否認的是,在治毒工作中,嚴厲打擊毒品違法犯罪仍不可或缺。劉躍進指出,“要繼續堅持‘以打開路’的工作思路,重拳打擊各種毒品違法犯罪活動,構建嚴密的毒品立體堵截體系,加強物流寄遞等重點行業的禁毒管理。” 注重源頭治理,則為中國治毒工作的重要抓手。劉躍進強調,建立非列管易制毒化學品臨時列管機制和監管責任的追究制,建立健全易制毒化學品流失的追溯制,建立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藥用類與非藥用類分類列管制度。 而在國際毒潮泛濫的背景下,務實開展國際禁毒合作,也被視為必不可少的舉措之一。劉躍進透露,將加強與東盟、上海合作組織等的禁毒協調能力建設。 “此外,將加大對周邊重點國家的禁毒援助力度,加強駐禁毒合作重點國家使領館警務聯絡力量的人員配備,加大境外罌粟替代種植和替代產業工作力度,從源頭上遏制境外毒源地對中國的滲透。”劉躍進透露。 在劉躍進看來,除上述舉措之外,加強禁毒宣傳教育應是重中之重,也是首要之舉。具體而言,就是要建立健全全民毒品預防教育工作體系,把毒品預防教育納入平安城市、文明城市的創建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 “要重點抓好青少年等重點易染毒群體的預防教育,增強全民識毒、防毒、拒毒的意識和能力,最大限度減少新吸毒人員的滋生。”劉躍進強調。 面對吸毒人員快速增長的現實,劉躍進指出,要創新吸毒人員的服務管理,探索科學有效的戒毒康復模式,構建“戒毒治療-康復指導-救助服務”相結合的戒毒工作體系,全面推進社區戒毒、康復工作。 “要是光靠公安,毒品問題在根本上解決不了。”他特別指出,要加大對戒毒康復人員就業扶持和社會救助力度,幫助其戒斷毒癮、融入社會。 邱偉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以博社村為例指出,必須堅持治毒、治亂、治愚、治窮多管齊下的思路。 當下,中國官方祭出的的治毒“組合拳”,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國際毒潮泛濫和國內各種因素的影響之下,中國治毒可謂任重道遠,亟需全社會的參與。(完) |
相關閱讀:
- [ 05-20]云南臨滄媒體上“曬”新規:干部吸毒酒駕一律免職
- [ 06-25]鄉干部吸毒嫖娼遭網友曝光被開除黨籍
- [ 06-19]中國正空前規模培訓基層官員 網友曝山西鄉鎮干部吸毒嫖娼(圖)
- [ 06-19]網友曝光山西鄉鎮干部吸毒嫖娼(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