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億微信用戶、13億微博注冊賬號、上千部競獎微電影……今天上午在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4年新媒體藍皮書》指出,中國的新媒體已進入“微”時代。從用戶結構上分析,“微信用戶多中產,微博用戶多草根。” 目前,微信用戶已達6億,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布超過20種語言版本,國內外月活躍用戶超過2.7億。其中微信公眾賬號在最近15個月內增長到200多萬個,并保持每天8000個的增長速度以及超過億次的信息交互。而作為世界微博品牌第一大國,中國目前提供微博服務的網站共有103家,用戶賬號總數已達13億。在用戶數量上,騰訊稍稍領先;活躍度上,新浪仍然一枝獨秀。 藍皮書指出,2013年,微信用戶呈現明顯的年輕化趨勢。調查顯示,使用率最高的人群為24歲以下,占比33.7%;收入結構中占比最高的是月收入3000至5000元的中產階層,占比32.0%。從微信的用戶結構分布來看,其用戶結構的主體屬于社會大眾消費主體,消費潛力較大,適宜開展普適性的大眾營銷活動。 而中國微博用戶整體上呈現學歷低、年齡低、收入低、集中在大中城市等特征,其中男性高于女性,青少年是絕對主體,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用戶活躍度高。從學歷來看,微博用戶高中以下的占比77.9%。從年齡來看,10至39歲占比近八成。從收入來看,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用戶占8.95%,5000元以下的則占91.05%;其中,無收入群體人數最多,達7196.7萬人(占比25.6%),這與學生是微博用戶最大的職業群體有關。微博用戶的收入整體上低于中國互聯網用戶的收入。 藍皮書還透露,青少年網絡交友對象具有穩定性,對陌生網友信任度較低;同時,青少年網戀行為也沒有想象中嚴重。數據顯示,32.9%的青少年通過網絡來獲取信息,即時通信軟件是青少年最主要的網絡交往方式。“64.1%的受訪者只跟固定的網友進行交流,交流的前提是對固定網友的信任。高達55.7%的受訪者表示‘不相信’陌生網友。只有10.7%的受訪者表示‘有過’網戀經歷,11.6%的受訪者對網戀持抵制態度,稱‘永遠不會有’。”(實習生孫樂琪) |
相關閱讀:
- [ 06-25]藍皮書:保障網絡安全是中國新媒體發展最重要問題
- [ 06-24]中國新媒體門戶大會召開 中新網獲新聞門戶龍頭獎
- [ 06-24]福建海峽都市報新媒體有限公司招聘啟事
- [ 06-19]四季沐歌如何借力新媒體玩轉世界杯?
- [ 06-17]海峽論壇新媒體峰會召開 倡議動畫片分級管理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