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蘭州6月22日電 (記者 馮志軍)由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聯合提交的“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22日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甘肅有5處文物點成功入圍,這意味著此前鮮被外界所知的一些遺產將迎來升級保護和開放。 此次申遺成功的甘肅境內5處文物點包括:玉門關遺址、懸泉置遺址、鎖陽城遺址、麥積山石窟和炳靈寺石窟。申遺成功的消息22日下午一經傳開,立即引起甘肅各個申遺點和民眾的關注。 焦急等待“結果”的鎖陽城文管所所長謝延明在獲知消息的第一時間通過手機短信向中新社記者分享了這一喜訊。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為備戰此次申遺,政府投資5000多萬元人民幣對鎖陽城遺址進行保護維修和大量基礎工作,目前景區的道路、標識系統、參觀路線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鎖陽城遺址是一座位于西北戈壁灘中的漢唐古城,幾年前這里還鮮為人知。近年為備戰“申遺”,各級政府費心頗多,聞風而來的游人也漸多。“目前已出臺旅游總體規劃,隨著游客增加,管理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會進一步優化。”謝延明在談及晉升“世遺”的鎖陽城遺址未來發展時信心滿滿。 “晉級世遺后,未來對文物管理的標準和要求會提高;國家的支持力度也會加強。”謝延明認為未來游客量將因此激增。 對外界而言,此次申遺成功的甘肅5處文物點此前幾乎都“深藏閨中無人知”。記者了解到,由于遠離居民區,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基礎設施不完備等多種因素制約,普通游客很難前往參觀,有的甚至至今尚無對外開放條件。 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敦煌境內的“國寶級”單位懸泉置遺址是漢唐年間瓜州與敦煌之間往來人員和郵件的一大接待、中轉驛站。因地處荒無人煙的沙漠戈壁中,周邊沒有建筑,加之常年風沙影響,文物部門在對其實施3年搶救性發掘后“封土回填”進行保護,至今未對外開放。 敦煌市文物局副局長蘇慧萍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曾表示,懸泉置遺址目前已完成周邊環境整治、防洪工程、地形地貌測繪等保護工作。今年下半年再對一些基礎設施進行后續完善后,將在2015年正式對游客開放。 蘇慧萍介紹,懸泉置是一個地下遺址,未來將會采取“地表模擬”的模式供游客參觀。比如修建一些人行道、觀望臺,“游客一看地表模擬,便會清楚這一遺址地下結構是什么樣子”。 蘇慧萍透露,目前懸泉置遺址的一些基礎設施尚不健全,此次“申遺”成功會加快剩余基礎工作進程。(完) |
相關閱讀:
- [ 06-22]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 成為中國第46個世遺項目
- [ 11-28]省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委赴武夷山開展“雙世遺”研究及立法調研
- [ 07-23]方圓土樓話平安——“世遺”美景下南靖土樓的和諧路
- [ 06-13]永定世遺五云樓將被“扶正” 搶先維修現已開工
- [ 05-14]漳浦云霄詔安非"世遺"土樓:很珍貴有特色 但現狀不容樂觀
- [ 04-23]南靖非“世遺”土樓走上發展快車道
- [ 03-26]永定:激活非“世遺”土樓的生命力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