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電 流失海外近百年的“方罍之王”皿方罍21日下午5時45分許在位于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的長沙海關監管倉庫順利入境通關,重歸出土地湖南。當長沙海關工作人員將皿方罍的外包裝拆開,將這件青銅器國寶交給湖南省博物館時,現場所有人鼓掌歡呼,對皿方罍“身蓋合一,完罍歸湘”表示熱烈祝賀。 記者看到,皿方罍器型碩大,雄渾莊重,雕刻精美,富麗堂皇,無愧于“罍王”的稱號。皿方罍是中國晚商青銅器鼎盛時期的代表之作,充分反映了中國青銅器鑄造鼎盛時期的高超技藝和攝人心魄的氣勢。 根據安排,湖南將于28日為這件青銅器中獨一無二的國寶行隆重的皿方罍器身、器蓋合體儀式。合體后的皿方罍由湖南省博物館永久珍藏。 6月12日,湖南交接工作組在美國紐約與佳士得拍賣行完成了皿方罍的器身交接儀式,之后這件流失海外的皿方罍便踏上了回鄉的旅程。 1919年,湖南省桃源縣出土了一件迄今所見最大、最精美的青銅方罍,因其銘文而被稱為“皿方罍”,這也是目前所見商周方罍中最大的一件,堪稱“方罍之王”。皿方罍器蓋高28.9厘米;器身高63.6厘米。器蓋鑄有“皿天全作父已尊彝”八字銘文;器身則鑄有“皿作父已尊彝”六字銘文。器蓋自1956年起藏于湖南省博物館,器身則在出土后幾經輾轉,流落海外,于2001年在紐約佳士得拍出924.6萬美元的高價,打破了當時中國青銅器以及中國藝術品拍賣的最高成交紀錄。2014年3月,皿方罍再度出現在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 隨后,湖南收藏家聯合向佳士得提出洽購皿方罍。佳士得經過與皿方罍所有者溝通后達成拍賣前的成功洽購。購買方承諾,此器物將永遠不會再出現在拍賣會上,并最終由湖南省博物館永久收藏。 罍是流行于我國商代晚期至春秋中期的大型盛酒器和禮器,多用青銅鑄造,有圓形和方形兩種。罍身全器以云雷紋為地,上飾獸面紋、夔龍紋、鳳鳥紋。肩部兩側裝飾雙耳銜環,正面腹部下方置一獸首鋬。四面邊角及各面中心均裝飾突起的長條鉤戟形扉棱。整器集立雕、浮雕、線雕于一身。 |
相關閱讀:
- [ 06-03]汗血寶馬遇上大熊貓 國寶與國寶西安會面
- [ 06-03]高清:汗血寶馬遇上大熊貓 國寶與國寶西安會面
- [ 06-02]金正恩贊大同江兩岸為寶地 促建“國寶級”數據庫
- [ 05-31]國寶云龍谷: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點
- [ 05-29]三只小熊貓吹著空調來廈門 入住熊貓館享國寶待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