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鐵到核電:中國致力向世界輸出高新技術
2014-06-19 20:36:17?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2011年,中國專利申請量達到52.5萬個,首次超過美國。 許多中國企業已經成長到參與全球競爭的階段,而中國本土市場對產品和服務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與此同時,中國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研發投資地”。 “中國正在努力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可能帶來的巨大機遇。”中國運載火箭空間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梁小虹認為,面對科技發展的新形勢,新一屆領導人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做出重要部署,積極向國外推介中國的高鐵等技術也是創新驅動戰略的一部分。 本月初在北京召開的兩院院士大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講話強調,中國科技發展的方向就是創新、創新、再創新。他強調了中國掌握新科技的緊迫需求,并提出中國的院士們要加快在機器人、人工智能和其他先進領域的自主創新。 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對近代以來的科技革命進行了細分,課題組提出,新一次科技革命將是一次“新生物學和再生革命”,主要內容涉及生命科學、信息科學、納米科學、仿生工程和機器人的結合。 3D打印機、數字化設計、納米技術、生物技術和基因,已經成為世界科技的新主角。科學家們認為,如果中國能夠超前布局,就可以搶占制高點。 能源也是中國科技進步的重點領域。中國新能源專家、保利協鑫能源董事局主席朱共山說,不同于傳統的能源,更高效、更節約、更環保的“能源效率”,將是支撐中國可持續循環經濟的基礎。 人們注意到,此次李克強訪英期間兩國簽署的40多項、總金額超過300億美元的政府間和商業協議,涉及能源、投資、高科技、金融等領域,能源和科技成為關鍵詞。 6月13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強調,必須從國家發展和安全的戰略高度,審時度勢,借勢而為,找到順應能源大勢之道。 中國將積極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加快實施能源領域重大任務重大舉措。包括,緊跟國際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以綠色低碳為方向,分類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 不可否認,中國在科技領域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中國的創新能力、研發能力、產業轉化能力還有很大不足。但梁小虹看好中國“彎道超車”的能力,“我們和發達國家的差距是客觀的,但我們已經選準了科技強國中最迫切需要集中精力解決的問題”。 “21世紀,中國將有望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這是美國經濟趨勢基金會主席杰里米·里夫金的中國預言。 他說,如果有機會見到李克強總理,會告訴他:中國選擇過渡到第三次工業革命這一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將很可能引領亞洲,乃至世界進入下一個偉大的經濟時代。(記者任沁沁李云路 李建華) |
相關閱讀:
- [ 06-19]臺灣高鐵財務問題嚴重 行政主管部門或接管
- [ 06-19]“高鐵上座率低”還要理性看待
- [ 06-19]臺灣高鐵接到神秘電話 老婦自稱感應到高鐵要出事
- [ 06-19]中國鐵路“新圖”7月起實施 北京高鐵三檔運行
- [ 06-19]中國高鐵走出去 半年斬獲千億大單
- [ 06-19]李克強5次出訪4次提及高鐵 正和數十國家談合作
- [ 06-18]高鐵有余票就一定得打折嗎?
- [ 06-17]李克強五次出訪四次提及高鐵 英專家稱中國優勢明顯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