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WTO大使俞建華:在多邊打官司比雙邊翻臉好
2014-06-12 14:25:4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徐家傲 陳瑜輝 |
分享到:
|
中新社日內瓦6月12日電 (記者 俞嵐)“中國人有個心理,怕吃官司。事實上,在多邊打官司,比雙邊翻臉要好得多,體面得多,結果也要好得多。”中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特命全權大使俞建華近日在瑞士日內瓦接受中國記者采訪時表示,加入WTO十多年來,中國已經能夠比較熟練地運用世貿規則維護自身利益,并妥善處理和其他成員的多邊關系。 世貿組織是規范全球貿易關系的國際組織,現擁有160個成員,涵蓋98%的全球貿易。世貿組織對貿易爭端的裁決具有強制力,因此是世界三大經濟組織(另兩個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中“唯一有牙齒的”。中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團于2002年1月28日正式掛牌,代表中國政府行使相關職能。 近日,在日內瓦中國駐世貿組織代表團駐地,履新半年的俞建華接受了中國商務部率領的媒體代表團的采訪。在他看來,從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已經從世貿規則的學習者、執行者逐步成長為規則的運用者和制定者,并在應對貿易爭端方面有了不少成功的案例。 從最初的被動打官司,到后來的主動打官司,經過十幾年的歷練,中國逐步適應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據俞建華介紹,截至2013年底,中國在WTO起訴案件共計12起,被訴案件19起。 “別人起訴我們,有些的確是規則不明確,有訴訟的余地,有少數情況則是(我們)對規則和承諾不太當回事。”俞建華介紹,中國被訴的案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補貼政策;二是貿易救濟措施;三是部分資源性產品的出口政策。 從絕對數量看,近年針對中國的貿易爭端案件的確有所增加。俞建華分析說,這是國際國內雙重因素交織的結果。從國際因素考量,反映了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尤其是金融危機以后,部分國家就業情況不佳,經濟發展困難,貿易保護主義卷土重來;從國內看,由于產能過剩加劇出口沖動,導致無序競爭甚至惡性競爭。 他同時指出,隨著中國貿易規模的擴大和貿易關系的拓展,出現一些摩擦和紛爭是正常現象。據世界貿易組織秘書處統計,2013年中國貨物貿易總額首次超越美國,躍升至全球第一。中國已經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大的貿易伙伴。 截至目前,這些摩擦和紛爭仍是“可控的”,不能“夸大其詞”,也無需“驚慌失措”。曾長期參與國際貿易談判,并擔任過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的俞建華透露,近些年,涉及貿易爭端的金額占中國整個出口金額的比重較前些年并沒有明顯變化,占比依然較低,大概在“0.6%左右”,尚在正常范圍。 除了代表中國政府履行對外貿易談判、政策審議等職能,處理貿易糾紛、解決貿易爭端也是俞建華率領的中國常駐世貿組織代表團的重要工作。在他看來,中國人正在逐漸改變慎訟息訴的習慣,但對多邊規則的了解、掌握和運用能力還有待提高。“中國目前在WTO打官司,碰到的最大問題是人才不足”。 作為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和第三大服務貿易國,在可預見的未來,對外貿易體量的不斷擴大或將帶來貿易摩擦的進一步增加。與此同時,改革開放尤其是加入WTO以來,中國的市場化、法制化取得長足進展,中國人的法制意識和規則意識在不斷強化。“怕打官司”的中國人在多邊打官司,料將成為新常態。 對此,俞建華表示,對多邊打官司,戰術上要重視,積極應對,戰略上則要有平常心。即便是官司打輸了,從中也會有所收獲:既為中國改革贏得了時間,也為改革明確了重點,“表明我們某些政策出了問題,需要重點糾正”。(完) |
相關閱讀:
- [ 05-25]俄羅斯稱若西方對俄實施經濟制裁 或向世貿組織起訴
- [ 05-22]“賣花爺爺”進大商場擺攤引爭議 商家稱攤位免費
- [ 05-20]汪洋會見世貿組織總干事和巴西客人
- [ 05-15]紐約“9·11”紀念博物館即將開放
- [ 04-25]俄羅斯將美國告上世貿組織 稱其制裁措施非法
- [ 03-22]美國16歲青年深夜爬上在建世貿中心頂層被捕
- [ 12-12]拉加經委會贊賞世貿組織“巴厘一攬子協定”
- [ 12-08]多哈談判僵局打破 世貿組織首個全球性貿易協定誕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