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擎:增加中國“綠卡”的含金量
2014-06-05 07:51:37? ?來源:湖北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作者:肖擎 據新華社報道,有關部門正積極研究修改“綠卡”審批管理辦法,降低“綠卡”門檻,設置更加靈活務實的申請條件,加大吸引海外人才的力度。 “綠卡”是一項人才政策。開門接納外籍人士,吸引海外人才永久定居,是觀察一國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的窗口,衡量一個國家開放度與吸引力的重要指標。中國“綠卡”制度的調整,體現時代的變化、國家的變化。 聯合國《國際移徙與發展》報告顯示,人才國際遷徙“不再是南北特有的現象”,而是一個全球現象。一些發展中國家,近年對國際移民也在展現吸引力。這是中國“綠卡”面對的時代變化。 而正在人們眼皮底下發生的事實是,中國快速發展,到中國創業發展的外國人以及外籍高層次人才在迅速增長。近些年,海內外不乏吁請我國調整移民政策,吸引人才流入的呼聲。聯合國早就指出,中國已經成為新興的國際移徙目的國之一。國際移民組織發布的報告也顯示,由于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人口結構的變化,中國正在成為越來越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國。這是中國已在展現的國家現實。 降低“綠卡”門檻,代表我國的態度和行動,但選擇權在“人才”手里。中國“綠卡”的吸引力幾何?梧桐樹栽得怎樣,能引來多少鳳凰?最終是看中國提供給人才的機會有多少,神州大地是不是各類人才的理想棲息地,外籍人才來到這里能不能實現夢想,獲得個人的發展,建立美好的生活。也就是說,我們要以國家進步不斷為人才政策增加含金量。 中國綠卡制度的正式實施,始于十年前,不少跟現實不太適應的地方開始顯現。發放范圍過窄,門坎過高,條件繁多,不少規定語焉不詳,各項待遇享受起來不方便。從國情現實出發,轉變觀念,調整策略,做出利人利己的應對,這是為人才政策增加含金量?!熬G卡”政策的調整,會在短期內產生效果,但人才發展所指向的“強國”目標,可能需要一代乃至幾代人的努力才能達成。人才是整體概念,海外人才要吸引,本土人才也要培育,開放要對外,也要對內。海外高端人才受青睞,本土人才成長常受阻,非正常。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尊重創造,在思想觀念、體制機制等方面加以改進,為人才的涌現提供好的環境,這也是為人才政策增加含金量。 經濟基礎薄弱,發展后勁不足,國家吸引力會打折扣;國家政治在廉正、透明、高效等方面表現不佳,外界的印象不會好。一個國家在法治、開放、包容、平等等方面的水平怎樣,一個社會在食品安全、環境質量、醫療養老、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品質如何,對延攬人才更有基礎性影響。 中國歷經百余年現代化征程,正處于全面實現現代化的戰略機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兩個百年目標,各項改革進程的推進、發展目標的落實,對應于人才建設,這是更為基礎、更加長遠的考量。 中國人才流失,曾引發憂慮,一度被指為“人才凈流出國”,里面的問題需要重視。但人才進出,還需要被納入國家進步發展的視野來看,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
相關閱讀:
- [ 06-04]降低綠卡門檻可伴隨完善移民法
- [ 06-03]中國綠卡年均發放量248張 正研究降低綠卡門檻
- [ 06-03]申請中國“綠卡”到底有多難
- [ 06-03]中國綠卡年均發放量248張 正研究降低綠卡門檻
- [ 06-03]學者談中國綠卡:申請的難符條件 引進的不愿來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