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車中國售價普遍高于國外售價 據統計,2005年以來,我國進口汽車銷量年增長率都超過兩位數,2010年達到80多萬臺,2011年突破百萬,2012年達到103萬臺。假設每輛進口車在總經銷環節的平均利潤為10萬元,每年進口車都在中國市場獲取了1000億元以上的利潤。而做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的中國,自己的汽車產業日子卻過得非常艱難。2012年中國主要汽車上市公司除長城汽車、吉利汽車等少數幾家公司獲得高增長之外,絕大數公司都出現了凈利潤大幅下滑的情況,2012年上汽集團銷售汽車449萬輛,凈利潤只有207億;另一個龍頭企業一汔轎車銷售265萬輛,當年不僅沒賺到錢,反而虧損7個多億。而像吉利、長城這些民營汽車企業,它們的利潤只有幾十億元。一方面,中國的本土汽車業在艱難生存,另一方面中國消費者卻支付了大量的冤枉錢高價購買進口汽車,那么進口車的這種優勢地位究竟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比如說我認為在中國,最主要的還是沒有實現這種公平的競爭,廠家的這種總經銷,獨家代理,這種模式造成了無論是貨源本身還是這個價格,實際這兩個的易壟斷,那么這樣的話,實際上消費者就沒有能力,在市場上公平的去買到競爭力的產品,我看好這個品牌,我只能買這家的,買這家的,這個價錢是由總經銷決定的,要不然就買不著這個車。 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所提到的廠家總經銷、獨家代理模式,其依據來源于2005年我國出臺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其第六條規定,同一汽車品牌的網絡規劃一般由一家境內企業制定和實施。境外汽車生產企業在境內銷售汽車,須授權境內企業或按國家有關規定在境內設立企業作為其汽車總經銷商,制定和實施網絡規劃。趙福全認為,正是這個規定讓進口車生產商輕易獲得了壟斷中國市場并任意抬高價格的權力。 那么我認為一方面是獨家代理,總經銷這種營銷模式,決定了會員和價格都受控,這是第一。第二就是說實際和中國我認為消費心理,中國人這種攀比,通過車來顯現自己的身份,甚至過分的追求好像我買的貴,那就證明我有錢,我認為這種心理也滋長了,事實上豪華車的壟斷,然后賺取暴利的這么一個內容。 作為曾經參加關貿總協定和WTO世界貿易組織談判的前國家外貿部部長助理徐秉金,今年已經75歲高齡了,這些年他一直在關注進口汽車暴利的問題,為此他走訪了大量經銷商,搜集了國外大型跨國企業在中國強勢營銷的事實,他痛心地發現,在國內的進口車市場,無論從定價權、銷售額還是零部件供應、售后市場服務、經營策略等,國內的4s店都無法自主經營。而這些問題的總根源就在于國外的制造廠商通過他們在中國設立的總代理公司,控制了幾乎所有的核心環節。 徐秉金:這不就是問題的關鍵嗎?他授給他自己那就成壟斷了,這種一壟斷,我們價格控制權沒有了,話語權沒有了,市場控制也沒有了,就這么一個狀態。 根據《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第六條,進口車生產商通過設立一家品牌總代理商,然后再與各個城市的汽車銷售商合作,由于代理商只有一家,別無分店,各個銷售商在代理商面前就顯得很弱勢,在這個沒有任何自主話語權的進口車市場,最終導致中國消費者每年都要花出大量的冤枉錢。 趙福全:你們去查查路虎捷豹,去年五萬多臺車,掙了多少利潤。]五萬多臺車,大概是五萬五六千。它的純利潤最少70、80億。 記者:70、80億的凈利潤? 趙福全:對。這在哪個市場有? 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以美國為例向記者介紹說,美國的汽車經銷商可以通過各種渠道進口和銷售國外的汽車,不必要看一家代理商的眼色。 比如說我允許多渠道,我也可以從國外的經銷商進口產品,也有出廠檢驗合格證的,那么這樣的話,我就可以。他也有一定的定價權,那么這樣的話,同一個廠家的產品,有不同的渠道的時候,就會形成一種競爭的機制,因為最主要的我覺得實際豪華車引進最多,實際上最競爭的激烈就是美國,因為全世界的品牌都可以自由的出入美國,那么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認為美國的絕對的貿易自由化,那么采取公平競爭,你如果有消費群體,你自己就可以賣很高的價格,沒有的話,你自己自然的就會關閉,就會倒閉,所以從這個上來說,我認為(中國)壟斷實際上還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徐秉金告訴記者,自從去年《經濟半小時》多次關注進口車暴利并播出相關報道后,在業內產生了巨大反響,而他本人在此后也多次向有關部門遞交報告建議盡快修改相關規定,那么這項工作的進展如何呢? 進口車“霸王條款”,代理商也委屈 為管理辦法奔走呼吁多年的徐秉金告訴記者,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他又多次向有關部門提交盡快修改汽車品牌管理辦法的建議和報告,這些建議甚至也得到了高層的認同,但受限于當前的汽車管理體制,這個問題遲遲沒有得到解決。 徐秉金:所以我想這個品牌管理辦法已經從出臺到現在,出臺2005年就開始反應,而且兩會期間又提了好多提案,而且到現在都還沒有修改出來。 徐秉金介紹說,由于汽車產業是一條長長的產業鏈,涉及制造,流通,營銷等多部門的支撐,管理部門常常出現九龍治水的局面。 徐秉金:我們現在管汽車的部門太多,弄的企業無所適從也不行,我們建議是應該集中來管,國家要有一個總體的汽車發展的戰略,或者現在應該把它作為汽車支柱產業來重新的定位,現在管汽車大概不止是八九個,十幾個部門在管,牽扯大家很多的精力,而且協調一個事情很費勁 中國放開汽車市場以來,不僅僅純進口汽車仰仗管理辦法的庇護在中國市場長驅直入,連合資品牌汽車也掌控在國外制造商手中。合資品牌范圍之廣,規模之大,合資期限之長,已經創下世界汽車發展史的空前記錄,據最新資料統計,來自歐美各國的22家大小跨國集團帶來170余個品牌,占據70%以上的中國市場,而根據中國社科院2011年競爭力報告,中國合資企業所產生的利潤95%被外方拿走,中方只有區區5%。 徐秉金:這個辦法不調整,我覺得對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影響更大。因為要解決市場控制問題,要解決話語權問題,要解決定價權,咱們以前不是談市場換技術沒換來嗎?確實改革開放30年,我們搞合資也搞了20多年了,外國人給我們來了這么多車,來了這么多品牌車,你看什么真正的核心技術拿到了?沒有,來的車都是人家的,知識產權都是人家的。 一輩子從事汽車產業的徐秉金老先生,對中國汽車產業的未來充滿了期待,同時又對當前的現狀憂心忡忡。 徐秉金:提了10年了,2005年到現在,八九年的時間了,但是我們不是為了修改《辦法》而修改《辦法》,我們提出就是為了中國的自主汽車怎么能盡快地發展起來,要把這個障礙消除,把這個市場空間留給我們自主品牌,讓它有一個空間,這是我們的想法,任何一個國家不能把市場拱手讓給外國人。 常年從事汽車產業研究的清華大學汽車工業系教授趙福全完全認同徐秉金的觀點,他認為,改變中國產業現狀的最好抓手,就是盡快修改品牌管理辦法。 趙福全:確實應該下決心加快步伐、快速導入新的《品牌管理辦法》,讓市場充分競爭,因為最終我們是既沒有保護本土的企業,實際上是保護了外面的企業,可以說是少勞動多賺錢,所以這就是違背經濟規律的。 徐秉金:這個從市場經濟角度、自由貿易角度那是不合適的,我是中國的汽車市場,我中國想買什么車,你應該賣我什么車,沒有我選別的,我可以貨比三家呢,這個總經銷商一固定這個模式以后呢,就已經形成了獨家壟斷了。 徐秉金告訴記者,在一線走訪的過程中,由于獨家壟斷造成的進口車市場的現狀讓他觸目驚心。 記者:那您有沒有算過一筆賬,大概在這個產業鏈當中進口廠商他們拿走了多少利潤,咱們的經銷商占了多大的比列? 徐秉金:中國的汽車市場太大了,賺錢太容易了。德國大眾一年在中國的利潤一天是一個億,這簡單說。 一天一個億,那就是這個利潤,叫他們自己算他們也得承認這個。 然而除了高額的利潤,讓徐秉金更為感嘆的是中國的經銷商完全被國外廠商在中國設立的總代理機構所控制,作為4s店具有經營權的法人卻不能行使獨立法人的權力,被迫簽訂霸王條款。 徐秉金:特別針對它那些霸王條款里面,它現在合同是一年一簽的,在中國給外國人賣汽車,是中國人自己建店,自己花錢,給他們賣汽車還得受他們控制,這本身就不公平,包括買個座椅板凳都得他指明說了算,房間布置一個什么畫,一個什么美術裝飾也得他指定來,他指定讓你買,而且他給你提供,多少錢,一口價,外國人在中國的市場已經處于非常,我認為是什么呢,他已經不是享受國民待遇問題了,而是享受超國民待遇。 徐秉金告訴記者,中國的經銷商與國外代理商之間的合同期限基本為1或兩年一簽,代理商隨時有可能終結與經銷商的合作,這就意味著數千萬上億元的投入隨時面臨風險。在采訪中,記者也看到了一些合同文本的相關內容。如這份(捷豹路虎)合同上第19條就寫著:本協議將從2012年至2014年,每一方均有權提前3個月書面通知對方隨時終止本協議。第19.3條:經銷商的某些特定違約行為(例如:未達到銷售任務的80%等,共九種情形)如在收到總經銷商提示的一個半年內未予糾正,總經銷商即有權終止本協議。第19.4條:經銷商的某些特定違約行為(例如:經銷商管理層發生變化等,共13種情形)總經銷商即有權立即終止本協議。 徐秉金:中國現在有4萬多家4S店,他外國人的策略是什么,你建的越多4S店同一品牌的,你越能夠互相競爭,能有利于銷售他的汽車,建一個4S店,少則兩三千萬,多則有的是上億,這些錢都是誰出?都是中國人自己拿錢,中國人自己找地。 雖然中國經銷商雖為獨立法人,但合同本身去決定了中國經銷商根本無權決定銷售的數量和根據中國市場的需求購車,而是由總代理商下達任務。甚至連自己4s店管理人員的任命和管理都喪失了話語權。 徐秉金:這個法人是中國人4S里面的,這個人的任命,包括經理,除了老總,銷售部門的都得經過他,還要經過他認可。那么我們的經銷商也是他個人利益驅動,他忍氣吞聲,還要得給他們打工,但是消費者的利益受到極大的傷害。那我們也不能說別的,就這么一個環境造成的。實際你完全就是給他打工,賺一些利潤,但是跟他賺的是很可憐的,很少的。 不僅如此,記者還在某家經銷商合同中看到了這樣的條款:(捷豹路虎)3.1 在本協議有效期內,經銷商承諾每季度從捷豹中國總經銷商或其指定人購買并于該季度在區域內銷售(捷豹)中國總經銷商和經銷商就該特定期間約定的最低數量的(捷豹)品牌汽車,(捷豹)配件和(捷豹)附件,如未達成一致,最低數量應由(捷豹)中國總經銷商確定,且在該情況下,經銷商同意從中國總經銷商除購買并在區域內銷售捷豹中國總經銷商確定的年度最低數量。由此可見,不僅僅購車的數量由經銷商說了算,連購入配件和附件的數量也由經銷商說了算。 徐秉金:我要買什么樣的車,都是他指定,特別在價格上,他也給你指定,我認為這都是不符合市場規矩的。就是類似這個很多,在這種情況經銷商敢動不敢言,他敢動不敢言,但是我們消費者首先了很大的影響,因為它所有的成本價錢,最后賣得車是賣給用戶,都加到用戶手里了。 記者:羊毛出在羊身上? 徐秉金:對呀,所以對這個問題不是從經銷商考慮,主要我們老百姓辛辛苦苦賺得錢買一輛車,你看很多都是成本都是這樣加出來的。 記者:包括修車? 徐秉金:修車更麻煩了,修車更貴,車有零部件問題,零部件也是他指定,給你供應,供應的價錢也是他說了算,而且價錢非常高,有的高出好幾倍。你這樣能行嗎?這不是市場經濟規律,這完全是壟斷式的經營,而且都是一種非常霸道的做法。 【半小時觀察】 特斯拉這次在中國市場推出和美國市場一樣價格的車,讓許多中國消費者感到驚訝,也讓特斯拉的投資者對其CEO馬斯克不滿,不管特斯拉是基什么樣的營銷目的,但至少從價格上中國消費者享受到了公正的待遇。但令人遺憾的是,這種公正的待遇不應該是由進口車的外國企業賜給中國消費者,而應該是靠我們的汽車銷售管理部門來制訂更遵循市場化原則、更尊重中國消費者利益的法律法規,來保護我們自然而然地擁有和享有這樣的公正待遇。令人欣慰地是,當前決策層已經高度重視這個問題,我們希望相關部門能夠盡快落實決策層的要求,能夠盡快從維護中國消費者權益、推動中國汽車市場健康發展的大局出發,加大協調力度,提速工作效率,盡快對于以前出臺的規定和辦法做出完善和修改,讓中國汽車市場早日形成自由競爭的市場環境,讓中國消費者早日享有公正的待遇。 |
相關閱讀:
- [ 05-27]王志重返熒屏:央視缺的是好主持人
- [ 05-26]“最美助學哥”走進央視談公益 腳踏實地捐資助學
- [ 05-26]“最美助學哥”走進央視談公益 腳踏實地捐資助學
- [ 05-26]央視動畫《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第二季首播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