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大秀場,我們身在其中演繹著屬于自己的故事。中新網生活頻道的“一周生活秀”,旨在盤點一周以來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領域里的新聞事件、趣聞樂事、熱點話題、爭議爭論。力求深度發掘,無一遺漏,全面展示。 中新網5月24日電(生活頻道袁野)本周生活熱點不斷,北京地鐵禁食禁乞或將重新入法,最高擬罰千元;青少年飲酒存在低齡化現象;畢業婚紗照走紅網絡,唯美圖片獲網友點贊;武漢女大學生“出租大腿”當廣告位,標語挑逗;專家建議用人單位建立母乳室,給“母愛10平方”。 5月23日 《京華時報》 北京地鐵禁食禁乞或將重新入法 最高擬罰千元 昨天,《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條例(草案)》提請北京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十一次會議審議,“地鐵禁食”入法遭遇一波三折。繼提交審議時被刪除后,昨天又被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員會提交代表集體意見的報告,建議增加這一條款。 今年2月,該條例草案向社會征求民意,其中提出的“地鐵禁食”并將進行罰款的條款引發公眾熱議。之后,北京市法制辦認為地鐵里進食等行為并不是威脅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的直接因素,因此在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稿中,將該條刪去。 在昨天公布的審議意見報告中,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員會建議增加該條款,認為目前在軌道交通車站、車廂內乞討賣藝、散發小廣告等行為大量存在,給軌道交通運營帶來了應急疏散、設備設施故障等方面的安全隱患;在車廂內飲食也會因遺撒、異味等引起乘客之間或者乘客與運營企業之間的糾紛。 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員會建議,在條例草案中15項“乘客禁止性行為”中增加三項:“(十五)在車站、車廂內乞討、賣藝;(十六)在車站、車廂內派發廣告等物品;(十七)在車廂內飲食”。 同時,建議增加對在車站、車廂內乞討賣藝和在車廂內飲食行為的法律責任,對于違反規定的,運營單位有權制止,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警告,并可處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此外,建議增加對在車站、車廂內派發廣告等物品行為的法律責任,運營單位有權制止派發廣告等物品行為,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沒收派發的廣告等物品,并處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據了解,昨天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只是對條例草案進行第一次審議,“地鐵禁食”入法仍懸而未決。 5月22日 《中國青年報》青少年飲酒存在低齡化現象 5月20日,在北京舉行的“酒精對特定人群的影響”研討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在公布完《我國三大城市青少年和孕婦飲酒狀況調查報告》(以下簡稱《調查報告》)的結果后,向全社會呼吁:“應提高家長對未成年人風險飲酒的認知程度,加強對子女飲酒行為的相關教育。” 這項對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的調查顯示:青少年飲酒普遍,超過一半(52.5%)的中學生曾經喝過酒,15.0%的中學生喝醉過。青少年飲酒存在低齡化現象,在飲酒的學生中,26.5%的學生在10歲以前就嘗試過飲酒。他們經常飲酒的地點依次為家中、飯店和KTV。 調查發現,職業學校學生的飲酒人數及飲酒量均高于普通中學的學生;女生飲酒人數達到48.9%,處于上升趨勢,這與國際監測的結果高度一致。隨著全球化及社會的日益開放,在過去的20年間,男女學生飲酒人數的比例差距正在縮小,部分女生的飲酒量已經接近男生。 風險飲酒已成為全球普遍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與成年人相比,青少年的生理與心理都處于未發育成熟的階段,酒精導致的后果往往更為嚴重,不僅會影響年輕人的正常發育,還易引發暴力傷害、交通事故等后果。在我國,引導青少年遠離風險飲酒的工作尚未引起足夠重視。國家沒有明文規定合法的飲酒年齡及相應的宣教方案。因此,了解我國青少年的飲酒現狀,為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預措施提供科學依據非常重要。 據介紹,引導青少年遠離風險飲酒的最佳窗口期是13歲~23歲。國際上通行的做法首先是通過法律手段,規定合法的飲酒年齡;其次在青少年購買酒精產品環節嚴格執法;家長的參與對孩子的飲酒行為起決定性作用;對有問題的年輕飲酒者進行簡單的輔導和干預也能收到明顯效果。 5月21日 《錢江晚報》 畢業婚紗照走紅網絡唯美圖片獲網友點贊 又到一年畢業季,不管你是什么專業,校花還是校草,在分別的時刻總會有不舍。那么,你會如何去定格你的青春? 近日,網友“石頭”發布了一條朋友圈,內容為“漂亮的學姐,帥氣的學哥畢業啦”,在文字下面還配了一組圖,圖片中20多名女生身穿雪白的婚紗,男生身著黑色西裝,挽著手并肩走在校園里,或在教學樓上做俯視狀,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青春的笑容,圖片色調溫暖,非常唯美。 這組照片是浙江工商大學旅游與城市管理學院的一個班級學生為畢業拍攝的一組婚紗照。圖片發出后,很快就受到了網友的評論,網友們紛紛留言贊揚學生們大膽創新的畢業照片,也為這組唯美的圖片點贊。 幾經周折,記者聯系上了這個班級的班長,她叫馬盼盼。“我們班一共38人,其中有9個男生,學的是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畢業之際,我們想以一種特別的方式來定格自己最美的年紀,也來紀念自己快要結束的大學時光。” 馬盼盼說,這組照片是5月12日答辯結束后拍攝的,隔了幾天發到了網上,沒想到引起了網友的關注。 這次拍攝的創意是馬盼盼提出,經過班委的商議確定的,“班級里有一半的同學來自省內,其他都來自福建、甘肅、山東、湖北、安徽等地,畢業以后大家可能各奔東西,難以見面。為了答辯,有些在外實習的同學回來了,也有考研結束的同學也回來了,就想趁著大家湊齊了,趕緊拍點照片留做紀念。” 對于為何會想到拍這么一組照片,馬盼盼說,“之前在網上看到過其他學校畢業生拍過婚紗畢業照,覺得挺美,我們也都愛臭美,一商量干脆也來拍一組婚紗照吧。” 拍攝婚紗照的建議得到了大部分同學的的認可,“大家對拍婚紗照特興奮,潔白的裙身、長長的裙擺,穿上婚紗的那一刻,真覺得自己漂亮極了。” 婚紗照不僅在同學們之間刮起了一陣旋風,就連馬盼盼的父母都為她的婚紗照點贊,“我媽媽看過照片了,她覺得我很漂亮。” “婚紗和西服都是租的,妝自己化的,攝影師也是找了在校同學和老師幫忙拍的。”馬盼盼說,選擇拍婚紗照也是想來點不一樣的感覺,以前都是民國風的服裝,蠻校園都是,我們不太喜歡。” 租用婚紗費用并不高,女生的婚紗每套每天35元,男生的小西服每套每天是20元,馬盼盼說,“起初我們也想過從網上每人買一件小禮服,但是一件小禮服要花費上百元,太貴了,我們就穿一天,并無大用,花大錢沒必要。” 5月20日 荊楚網 武漢女大學生“出租大腿”當廣告位 標語挑逗 5月19日,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中南民族大學里,有不少女學生,身穿短裙或短褲,在大腿、手臂貼上某品牌微信二維碼,并寫著 "快和我發生貼身關系吧"的話語,號召周圍同學掃碼,吸引了大量學生騷動圍觀。 據了解,這些女生其實是在參與一個"出租身體做廣告位"的創意營銷活動,背后是一個某知名衛生巾品牌的幕后策劃,只要你愿意將其官方微信二維碼貼在身上的某一個部位,然后拍下來發布到微信上就可以賺取一定的零花錢。學生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該活動一經發出,就受到了大家的熱情參與,“ 短裙短褲什么的平時也經常穿,在腿上多貼個廣告,就能賺零花,沒什么不好的。”圍觀的一名女生說。更有同學表示,“并不會覺得很大尺度很露骨什么的,反而覺得很好玩,很有創意,看到了就想掃一掃。”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將自己的大腿用作“廣告空間”、“公關領土”在日本、香港等地早有先例,且十分流行。 “覺得很好玩,看到了就想掃一掃”,路過的王同學說。該活動在短短1小時里就吸引了上百名學生的參與。 5月19日 中國新聞網 專家:建議用人單位建立母乳室 給“母愛10平方” 每年的5月20日是全國母乳喂養宣傳日,眾所周知,母乳喂養不但安全、經濟,而且還能增強嬰兒對疾病的抵抗力。專家提倡母乳喂養,但是在休完產假上班之后如何實現母乳喂養,是不少新媽媽的困擾。對此,專家建議有條件可以把孩子抱到單位直接哺乳,家里比較遠的話,可以在單位擠奶背回家。專家還建議,年輕媽媽比較多的單位建立一個母乳室,給“母愛10平方”。 中國疾控中心婦幼保健中心兒童保健部主任王惠珊表示,現在我們提倡“母愛10平方”,建議年輕媽媽比較多的單位建立一個母乳室,如果孩子能帶來哺乳就在這里直接哺乳,不能回家的母親可以在哺乳室擠奶,在“母愛10平方”里需要有一個冰箱,能使這些母親把擠出來的奶放在冰箱里保存。保存的容器可以是干凈的有蓋子的瓶子,或者是儲奶袋。如果放到冰箱冷凍室,擠出來的乳汁能存放3個月,如果放在冷藏室里,乳汁保存的時間一般是24到48小時。如果沒有冰箱,在室溫不是很高的情況下,擠出來的乳汁能保存4到8小時。所以我們建議擠完奶以后直接冷藏或冷凍,然后帶回家,當母親不在的時候,家人就可以把奶解凍,溫熱了給孩子吃。溫熱的方法,我們建議是用熱水加溫,我們不提倡用微波爐,因為微波爐受熱不均,也破壞營養物質。也不提倡煮開,因為燒開后免疫物質和維生素很多都破壞掉了。我們提倡用溫水加溫到合適的溫度給孩子吃。(中新網生活頻道) |
相關閱讀:
- [ 02-08]一周生活秀:網民春節吐槽喊累 廟會標王賺16萬
- [ 11-23]一周生活秀:翹臀內褲上市 童顏神器實為三無產品
- [ 07-06]一周生活秀:男生借樓棟燈光表白 中國好爸爸走紅
- [ 08-28]莆田:吳Sir的“12580”生活秀!
- [ 02-17]北京生活秀一款陽光事業牌SHXRO-1型自動售水機不合格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