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事:就近入學新政,讓學區房成了最牛"投資品"
2014-05-18 23:06:5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瓊 李艷 |
分享到:
|
讓天價學區房“自然消亡” 專家認為,“教育剛需”是樓市主流需求之一,哪怕被漫天要價,有的家長為了下一代也不得不購買。可謂“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這更多是一種市場行為,政府很難直接干預。只要存在教育不均衡現象,就沒法徹底消除對學區房的炒作。 從國外來看,在教育發達的美國、加拿大等地也存在“學區房”,所有居住區都有相應學區劃分。學校的好壞決定學區的好壞,一模一樣的房子,學區不同價格也可能相差一倍。但與國內一窩蜂地向某一兩個學區進行集中不同的是,美國可選擇的學區房范圍較廣,家長們選擇學區房更多是看重學校的特色。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近年,我國各地政府在發展義務教育時強調就近入學,但“就近入學率”提升,難以掩蓋義務教育不均衡的現實,各中小學辦學質量存在嚴重差異,政府出臺的嚴禁擇校的教育政策,在這一現實面前失效,有經濟實力的家庭舉家搬遷到學區之內,如果不迅速采取措施盡快縮小學校間的辦學質量、條件差異,以學區房為體現的金錢擇校還會各顯神通。 “學區房價格比就近入學率,更能體現義務教育均衡情況。如果片面推進就近入學,義務教育難有根本改觀。”熊丙奇說。 專家建議,為“天價學區房”降溫,迫切需要加快促進義務教育均衡化措施的跟進,實現這一目標是個系統工程,取消擇校、推進就近入學只能算其中一步,更多功課還要做在如何促進教育資源分配均衡化,在軟硬件建設、校際聯建或互助等方面不斷加大力度,尤其是促進各個學校從自身實際出發,辦出特色,以其特色化教育吸引學生,天價學區房就會自動降溫,學區房也才會由“金融產品”向居住屬性回歸。(記者馮璐王原 鄭鈞天 褚曉亮) |
相關閱讀:
- [ 04-30]福州“小升初”政策調整 “學區房”又成搶手貨
- [ 04-30]中國買家紐約樓市排第一 搶學區房與投資兩不誤
- [ 04-30]北京幼升小入學明起采集信息 回應學區房炒作(圖)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