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事:就近入學新政,讓學區房成了最牛"投資品"
2014-05-18 23:06:5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瓊 李艷 |
分享到:
|
學區房成異化的“金融產品” 上海科威國際不動產中介公司的一位業務員分析說,現在整個樓市面臨下行壓力,但學區房是永遠看漲的,它已經脫離了自住的屬性,成了一種“金融產品”。 “買學區房等于買入學名額。”正在廣州物色第二套房產的閆洪(化名)說,本來住在白云區的家屬大院里,現在打算在越秀區另外買一套給女兒上小學準備。 圍繞學區房,還有很多業主干脆搞起了投資理財,在孩子讀完書后也不賣掉,而是出租給陪讀的“孟母”們。長春市民王愛玲在長春市的多個學區都有房產,在吉林省冶金廳家屬樓的房子屬于東北師范大學附小學區,2007年購買的時候一共18萬元,而現在是“給多少錢都不賣”的搖錢樹。她家的孩子畢業后,房子對外出租,每月可收租金1000元。 像其他金融產品一樣,購買學區房也存在風險。廣州市一位負責天河區房源銷售的主管告訴記者,天河區的華景板塊,本來是屬于省一級學區,但根據廣州市近期公布的就近入學地段范圍,該房被拋給市一級,許多學生家長特別憤怒:“買的時候就是小戶型二手房,比老胡同環境還差,本來就沒打算住,學區地段一變化,房子等于就是幾堵破墻。”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教育部門不斷規范擇校的背景下,學區房正變為一種新的擇校手段。很多學區房戶主,除了少部分原有居民因有自己孩子入學的考慮仍自住外,多數房子都頻繁買進賣出,購買者都是以孩子入學為目的。 專家認為,以學區房作為另一種形式的擇校敲門磚,最終是要比拼經濟實力,意味著誰更有錢,誰就更有機會買到學區房,這是一種“變相擇校”。 |
相關閱讀:
- [ 04-30]福州“小升初”政策調整 “學區房”又成搶手貨
- [ 04-30]中國買家紐約樓市排第一 搶學區房與投資兩不誤
- [ 04-30]北京幼升小入學明起采集信息 回應學區房炒作(圖)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