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修憲為哪般?專家:“動武”口子一開后果難測
2014-05-15 18:38:0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藍曉梅 黃曉夏 |
分享到:
|
? 中新網5月15日電 (記者李夏君)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5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就日本集體自衛權的行使闡明“政府方針”,為推促解禁集體自衛權大談理由。專家指出,此次安倍闡明的“方針”是其在外界壓力下,為實現強軍修憲最終目標的折中產物。但這一修改憲法解釋、推進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方針一旦成立,日本“動武”的口子一開,后果不可預測。 15日下午,安倍晉三接受了其私人咨詢機構——“關于重建安全保障法律基礎懇談會(安保法制懇談會)”提交的有關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報告書。報告書就集體自衛權問題稱,日本行使“為保護他國而使用武力的集體自衛權”屬于憲法第9條規定的范圍之內,要求修改憲法解釋。 根據日本目前的憲法解釋,日本被允許在受到攻擊時行使反擊的“個別自衛權”;而用武力保護其他國家的集體自衛權則不被認可。此次報告書中要求修改“保護其他國家的集體自衛權”,被日本媒體認為將動搖日本憲法的根基。 報告書還在談及修改憲法解釋的理由時稱,這是由于“日本的安全保障環境發生了變化”。中國社科院日本所中日關系研究中心秘書長張勇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就報告書中提出的修憲“理由”指出,日本為推動修憲采取了層層遞進的動作——先渲染威脅,再推進改變。 張勇分析,日本首先是煽動周邊威脅,以朝核威脅、導彈威脅等為由為安保“預熱”,意圖推動更改重大安保政策的民意基礎;在渲染種種“威脅”之后再提出日本應做出“改變”——修改集體自衛權,并以“若不改變將影響日美同盟關系”等說法去說服政界和民眾。如此一步步積累,最終實現使日本在安保方面“邁一大步”的目的。 安倍對報告書的意見表示歡迎,他認為日本目前應修改集體自衛權憲法解釋,將于下周與公明黨協商,希望在本期國會上獲得通過。在15日傍晚的記者會上,安倍展示了兩幅示意圖,來說明日本“必須行使”集團自衛權的理由。他聲稱,有必要檢討新的憲法解釋。安倍指出,當前日本的安全保障環境不佳,因此“有必要”行使集團自衛權,來“保衛國民的生命與生活的安全”。 事實上,在公布這一“方針”之前,安倍就遭到了日本政界人士及民眾的批評。執政聯盟公明黨在國會內發言,指責安倍過度偏重軍事,認為目前重心應放在災區重建及經濟發展上。日本國民也連日強烈抗議,游行示威活動此起彼伏。13日,約2500名日本民眾手拉手筑起“人鎖”包圍國會,呼吁保護憲法。 張勇指出,安倍政權修改憲法解釋、推進集體自衛權的做法在黨內有反對意見,聯合執政的公明黨對此也態度謹慎,而在野黨則多有批評聲音。此次安倍提出的“方針”比起其修憲的最終目的,其實已經“向后撤”,是折中的產物。 這位日本問題專家進一步解釋,安倍的“方針”是想通過相對溫和的措辭來實現其目的,其最終的政治菜單還是要修憲,因為修憲之后才能實現安倍的政治夙愿——擺脫戰敗,走向普通國家、實現大國化。 “方針”只是其達成最終目標的中間階段,是實現目標的間接戰略。 去年12月,日本內閣會議通過《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和新版《防衛計劃大綱》;在安保方面邁出重大一步。張勇指出,此次安倍政權的“方針”一旦再次通過,日本獲得了行使集體自衛權的的許可,不僅可加速其向海外的拓展,也能進一步強化與美國的關系。但從深層次來說,日本背后也有自己的算計。因為假設日本聲稱的“威脅”情況發生,其將如何判斷事件的性質和范圍難以預料;因此集體自衛權這個口子一開,后果不可預測。 “從去年年底的安保會議到今年的修改憲法解釋,日本已經在國家安全層面邁出很大一步。安倍政權背后有右傾化理論支撐,又有全球外交和大國化理念的支持,因此需要對日本動向高度關注。”張勇說。(完) |
相關閱讀:
- [ 05-15]安倍接受懇談會“修憲”報告書 稱系有益建議
- [ 05-15]日媒:安倍須正視歷史 才能打破中日關系僵局
- [ 05-15]日媒稱樸槿惠實為“親日派” 與安倍為故交
- [ 05-15]日本前高官:安倍解禁集體自衛權或導致征兵制
- [ 05-15]安倍將發布集體自衛權政府方針 遭國內批評
- [ 05-14]安倍將表明修憲討論“基本方向性”以免被批獨斷
- [ 05-14]廣島市民核爆館前集會 稱安倍修憲手續“反常”
- [ 05-14]安倍將拋解禁自衛權報告 拿釣魚島做修憲理由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