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國家食藥監局發布2013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報告稱,2013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共收到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131.7萬余份,比上年有所增長。其中按藥品類別統計,抗感染藥報告數量仍居首位,從涉及患者情況看,65歲以上老年人報告明顯增高。 頭孢青霉素類藥品不良反應數量居首 去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共收到抗感染藥物的不良反應/事件報告51.7萬例,其中嚴重報告2萬余例,同比出現一定程度的增長。按藥品劑型統計,抗感染藥物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中注射劑占74.3%,較總體報告中注射劑比例高出14.5個百分點。根據報告,抗感染藥的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數量依然居首位。 面對抗感染藥物不良反應數量高、注射劑比例高的問題,國家食藥監局藥化監管司巡視員張耀華表示,這主要和抗生素臨床使用量大、注射劑品種較多、聯合用藥頻次等有關。但同時,目前在一定范圍內仍然存在不合理使用抗感染藥物現象,如超適應癥用藥、超劑量用藥、不合理配伍用藥等,也是導致出現藥物安全問題不可忽視的原因。張耀華表示,今后國家食藥監局將進一步嚴格規范抗感染藥品的使用。臨床使用中,應遵循能口服不注射,能肌注不靜注的原則,減少注射劑型的使用。 65歲以上老人不良反應報告連續4年攀升 2013年,65歲以上老年人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占17.8%,較2012年明顯增高,并連續4年呈現小幅升高態勢。特別是在如治療痛風藥別嘌醇片等一些藥品的嚴重不良反應報告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較大。 對此,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基本藥物處處長田春華表示,一方面說明我國老年人因老年病、慢性病多發,整體用藥量逐年增加;另一方面,也說明在我國老年患者當中,確實存在不合理用藥的現象。特別是老年人由于肝腎功能退化或數病共患等原因,用藥存在特殊性,往往需要調整劑量或進行肝腎功能監測,但在實際用藥過程中經常忽略這些因素,使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增高。 中藥注射劑合并用藥問題突出 報告指出,2013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共收到中藥注射劑報告12.1萬例次,與2012年相比有大幅上升。同時,通過對2013年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數量排名前20位的藥品合并用藥情況進行分析,涉及合并用藥的占到了41%。 對此,張耀華表示,早在2008年,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與衛生部等部門就聯合發布通知,“要求中藥注射劑嚴禁混合配伍,謹慎聯合用藥。”考慮到中藥注射劑合并用藥可能會加大安全風險,國家食藥監局再次強調,建議醫務人員在用藥前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嚴格按照相關要求使用中藥注射劑,嚴禁混合配伍,謹慎聯合用藥,同時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用藥風險。 內存 抗感染藥物嚴重不良反應報告數量排名前10的品種:頭孢曲松、左氧氟沙星、頭孢哌酮舒巴坦、青霉素G、頭孢呋辛、頭孢噻肟、克林霉素、阿奇霉素、利福平、阿洛西林。(記者 劉洋) |
相關閱讀:
- [ 05-14]還有多少藥品在搞“終身提成”式促銷
- [ 05-13]漳州全面加強藥品監督性抽驗
- [ 05-13]加強藥品質量抽驗 保障百姓用藥安全
- [ 05-12]鼓勵低價藥品生產靠什么
- [ 05-09]低價藥品清單出臺 “低價好藥”消失現象將緩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