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在北約批中國系不穩定因素 日本為負責大國
2014-05-08 08:14? 蔣豐 曲恒?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中國多次試圖改變東海和南海現狀,并正在成為地區不穩定因素”。當地時間6日下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的北約理事會會議上發表演講時令人意外地“點名”批中國。安倍的這一姿態與自民黨副總裁高村正彥率團訪華尋求改善中日關系所表現的安倍政府立場截然相反,安倍為何出人意料地上演“變臉”? 安倍是在與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簽署日本自衛隊與北約組織開展反海盜和網絡安全等領域軍事合作計劃書后發表這一演說的。日本廣播協會(NHK)電視臺7日以“安倍首相在北約演說中批判中國動向”為題,播發了超過3分鐘的詳細報道。報道稱,安倍指責中國屢派公務船駛入尖閣列島(即中國釣魚島)海域及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正在“頻繁試圖單方面改變現狀”。 除了東海之外,安倍還不忘“捎上”南海,稱中國在南海動作正在使地區變得不穩定。在批判中國的同時,安倍更極力抬高日本。他宣稱,“我們作為對地區負責任的大國,一直采取自制的冷靜的措施予以對應”。此外,安倍借演講之機,在解禁集體自衛權方面謀求北約方面的理解。 日本《讀賣新聞》7日發表評論說,安倍通過演講向國際社會傳遞信息:中國的舉動加劇緊張局勢,是導致亞太地區不安定的主要原因。 在安倍演講之前,日本自民黨副總裁高村正彥率領跨黨派議員團訪問中國,并提出11月舉行日中首腦會面的建議,釋放出一種善意。在這種背景下,安倍為何選擇此時在國際場合點名批評中國?日本九州大學一位研究國際關系的教授7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安倍第二次執政后,民族主義傾向已非常明顯。對此,國際社會對日本有很多批評,就連美國總統奧巴馬4月訪日,也不忘催促安倍盡快改善日中關系。在此背景下,日方派出高級別人員訪華,是為了向國際社會表現出積極改善對華關系的“姿態”,如果日中關系仍不見轉變,責任就在中方了。 這位教授強調,從現在來看,安倍在改善對華關系方面并沒有采取任何實質性措施。與以往一樣,安倍內心認為,議員代表團訪華不太可能取得實質性成果,所以他也不需要在國際場合“壓抑自己”來緩和氣氛。因此,安倍在北約理事會演講中所說的內容,恐怕才是他的真心話。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日表示,日本領導人如此不遺余力地到處人為制造地區緊張,挑動矛盾和對立,真實目的是圖通過渲染外部威脅,為其突破軍事安全限制,使日本成為不受約束的軍事大國的政治目標服務。【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蔣豐 曲恒】 |
相關閱讀:
- [ 05-07]旅日學者:不要會見安倍
- [ 05-07]日媒:安倍逐步瓦解和平主義 不可坐視不理
- [ 05-07]法媒議論安倍在凱旋門獻花 批其欲借此為拜鬼正名
- [ 05-07]安倍拒絕反省歷史就是自我孤立
- [ 05-06]安倍談解禁自衛權:顧及公明黨但決定不容推遲
- [ 05-05]中日友好不能沒有前提
- [ 05-04]日本民眾游行反對安倍政權修憲企圖
- [ 05-04]安倍急訪歐洲開打宣傳戰 就釣魚島爭端尋支持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