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首訪非洲四國將為中非合作開辟巨大空間
2014-05-03 08:36? 馬海燕?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5月2日電 (記者 馬海燕)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于5月4日至11日對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安哥拉、肯尼亞四國進行正式訪問,并將于5月5日訪問非盟總部,5月8日出席在尼日利亞首都阿布賈舉行的第24屆世界經濟論壇非洲峰會全會。 這是李克強就任總理以來首次出訪非洲,也是繼去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非洲之后,中國新一屆領導人的第二次非洲之行,非洲對于中國的重要意義可見一斑。 前中國政府非洲事務特別代表劉貴今告訴中新社記者,李克強此次訪問的四個非洲國家各有特點: 埃塞俄比亞既是東部非洲重要國家,又是非盟總部所在地,與中國有著傳統友誼,新中國領導人對非洲的第一次訪問——周恩來和陳毅的非洲之行就到過埃塞俄比亞。中國援建的占地約11萬平方米的非盟國際會議中心就在那里。在這座標志性建筑里,李克強將發表演講,闡述中非友好歷史及未來合作前景。 尼日利亞是西部非洲的重要國家,也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近年來經濟勢頭發展良好,世界經濟論壇非洲峰會將在這里召開。這也是李克強第一次在非洲峰會上發表演講,將闡述中國對非經貿合作、經濟政策。 安哥拉位于南部非洲,2002年開始從戰火中恢復重建,中國有10萬到20萬人在安哥拉從事勞務承包、基礎設施建設、經商等。2010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問安哥拉,對兩國關系發展意義重大。 肯尼亞位于東部非洲,是唯一擁有聯合國機構總部設置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前兩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和胡錦濤都曾訪問過肯尼亞。這里也是中國媒體集中地區,李克強將在此接受中國媒體采訪,為訪非之行畫上圓滿句號。 今年也是新中國首任總理周恩來訪問非洲50周年。50年前,周恩來提出的中國處理同非洲和阿拉伯國家關系五項原則、中國對外經濟技術援助八項原則、國際生活中的五項基本原則,一直得到中國歷屆領導人很好的遵守,為中國發展同非洲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非洲人民爭取民族獨立時期,中國給予道義上的支持;在非洲和平發展時期,中國又給予巨大經濟和技術支援,并支持非洲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劉貴今說,同樣,非洲也給予了中國巨大支持,中國人民一直記得上世紀70年代“是非洲兄弟把我們抬進了聯合國”,同時也感謝非洲國家在中國核心利益上一直支持中國。 進入新世紀,中非關系深入發展。2000年,雙方共同倡議成立中非合作論壇,十幾年來,中非合作論壇已成為中非集體對話的重要平臺和務實合作的有效機制,堪稱“南南合作”的典范。2006年,中國首次發表《中國對非洲政策文件》,提出愿同非洲建立和發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經濟上合作共贏、文化上交流互鑒的新型戰略伙伴關系,有力推動中非關系的發展。 前中國駐安哥拉大使張伯倫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已與尼日利亞、安哥拉建立戰略伙伴關系,與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建立全面合作伙伴關系,李克強此訪對于推動中非關系進一步健康發展、造福中非人民具有實際意義,也彰顯非洲在中國外交全局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進一步提升。 張伯倫表示,李克強此訪也將開啟中國對非友好合作承上啟下的新時代。除與非洲國家領導人見面,并見證一系列合作文件的簽署外,李克強還將與各界人士交流,播撒溝通與友誼的種子。 “去過非洲的中國人都知道,非洲的普通老百姓對中國有一種傳統友好姿態,中國人被看作是兄弟。而在中國留學的非洲學生也知道,中國民眾對非洲兄弟有一種天然的親切。”張伯倫說,中非合作前景廣闊,李克強此行必將為中非合作開辟新的巨大空間。(完) |
相關閱讀:
- [ 05-01]李克強:去年三管齊下 沒有多花錢卻多辦了事
- [ 05-01]李克強應約同澳總理就馬航失聯客機下階段搜尋工作進行溝通
- [ 05-01]李克強5月4日起出訪非洲四國 將簽近60份文件
- [ 04-30]中國官員:李克強訪非將推動中非經貿合作再上臺階
- [ 04-30]中非攜手共追發展夢——寫在李克強即將訪非之際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