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訊 昨天是第14個“世界知識產權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的通報顯示,去年全國檢察機關共對4975件涉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提起公訴,最高檢對921件重大案件進行了掛牌督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嚴查職務犯罪,堅決打掉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保護傘”。 最高人民檢察院的統計數據顯示,當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中,侵犯商標權和著作權的案件占到98%以上,其中侵犯商標權案件尤其突出。 最高檢偵查監督廳廳長萬春表示,由于假冒名牌產品的投入成本低、獲利巨大,通過銷售假冒著名商標產品獲取暴利是這類犯罪的顯著特點。去年大部分都是侵犯商標權和著作權案件。 部分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與某些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務犯罪有關。去年,在因涉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被查的近300人中,涉及知識產權領域的占相當比例。 最高檢偵查監督廳副廳長元明介紹,現在在知識產權案件處理當中,主要是以罰代刑的多,包括地方保護、部門保護等等,以罰代刑的問題還是相對比較嚴重。 最高檢新聞發言人張本才表示,檢察機關將嚴肅查辦知識產權保護領域相關行政監管和執法司法人員貪贓枉法、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職務犯罪行為。通過對相關職務犯罪案件的辦理,準確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背后的利益鏈條,形成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和背后“保護傘”的有力震懾。 (央廣網) |
相關閱讀:
- [ 04-26]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
- [ 04-26]漳率先出臺完成地方知識產權戰略 去年授權專利3148項
- [ 04-25]三明市發布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
- [ 04-25]2013年福建知識產權訴訟案件略有下降 十大案例公布
- [ 04-25]福建省高院發布2013年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