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長沙4月7日電(“中國網事”記者周楠)清明時節,湖南省東安縣井頭圩鎮芭蕉村的后山上,春風撲面,傾瀉了一地生機與芬芳。村民劉孟江在一座墓前燒著紙錢,輕聲念著:“王將軍,我們來看你了,請保佑我們這風調雨順,平平安安。” 埋葬于此的將軍叫王甲本,生于1901年。1944年8月,時任國民黨第79軍軍長的王甲本,率部在湖南永州一帶阻擊日軍。是年9月7日,在一次緊急轉移中,只帶著一個手槍排的王甲本,在東安縣山口鋪附近與大批日軍遭遇。雙方激戰,終因敵眾我寡,王甲本與日軍拼刺刀肉搏后,壯烈犧牲,成為中國抗日戰爭中唯一一位和日軍拼刺刀犧牲的軍長。 隨后趕來的部屬把王將軍匆匆安葬于芭蕉村的后山。部隊撤退后,劉孟江的爺爺劉理谷決心看護此墓,“將軍為了老百姓犧牲,他的墓不能沒有人管。”此后,即使自家生計不太好,劉家人也會在每年清明為王將軍祭奠。盡管經歷了文革動亂,但在劉理谷的定期修繕下,將軍墓雖簡陋但保存完好。 1982年,劉理谷過世,臨終前把守墓重擔交給了兒子劉本智。三年后,王甲本被民政部批準為革命烈士。到了上世紀90年代,王將軍的后人經多方打聽,找到了王甲本的墓,他們看到墳墓保存很好,拉著劉本智的手,眼淚嘩啦啦地不停往下掉。 2008年,劉本智老人過世,守墓的重擔由劉孟江承擔。記者初次見到劉孟江時,問起他家70年守墓的事情,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搓搓手:“這也沒什么,王將軍他們生命都犧牲了,我們守一下墓也沒什么。”村里人告訴記者,劉孟江做農活時經過后山,都會去將軍墳看看,刮風下雨后去填土排水。 今年44歲的劉孟江,身材偏瘦,衣著簡陋,話不多,客人一來就熱情地挽留吃飯。他和妻子常年在家種田,盡管家境較貧困,但是,只要有人前來探訪將軍墓,兩口子都會買肉殺雞熱情招待。 近年來,劉家祖孫三代默默守護將軍墓的事情經媒體報道后,越來越多人慕名而來,為了看看劉家人的樸實,為了祭拜將軍墓,為了銘記那段遠去的歷史。得益于各方的重視,2013年年底,王甲本將軍墓獲批為永州市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政府準備加大投資,增強保護力度。 今年清明,劉孟江在上墳時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王甲本將軍,“希望他能聽見,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懷念他,記得他們的好。” |
相關閱讀:
- [ 04-04]馬來西亞數百華團首次聯辦 清明公祭抗日先烈
- [ 04-01]朝鮮再出版“金日成軼事” 詳述朝鮮抗日革命史
- [ 03-29]老八路賦詩頌揚戍臺抗日將士 高手制作紀念長聯
- [ 03-14]臺灣發現三千無名白骨 傳是遭屠殺抗日義士(圖)
- [ 03-07]龍文抗日烈士林思溫:潛伏廈門策劃爆破日本領事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