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黃陵4月5日電 (記者張一辰)甲午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5日在陜西黃陵縣橋山黃帝陵祭祀廣場舉行,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譚天星在現場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炎黃子孫同根同脈,祭祖凝聚全球華僑華人心氣。 黃帝陵位于陜西延安境內黃陵縣城北橋山之巔,此間自西漢以來被公認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譽為“中華第一陵”。祭祀黃帝歷史悠久,公元前110年漢武帝親率18萬大軍祭拜黃帝陵;唐、宋、元歷代均有祭祀、修葺、保護黃帝陵的歷史記載;明、清兩代在橋山祭祀黃帝陵成為國家政治制度。上世紀90年代起,黃帝陵祭祀日益受到海內外華夏兒女的關注。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全球華僑華人同根同脈、根脈相連。祭奠黃帝對緬懷中華民族人文先祖,凝聚全球華僑華人的心氣,以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與世界和平發展都具重要意義。”譚天星說。 據統計,目前海外華僑華人總數約為6000萬人,分布于世界198個國家和地區。已成為其居住國多元文化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譚天星指出,國僑辦這些年來把在海外推廣華文教育作為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從師資、教材,包括每年組織幾千人規模的夏令營、冬令營等方面的努力,使海外華僑華人們學習華文的積極性日益提高,無論是第一代華裔、第二代華裔,甚至華裔新生代。 在寓意“九五之尊”的9時50分,公祭典禮正式開始,全體肅立,擊鼓鳴鐘。作為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典禮議程包括擊鼓鳴鐘、敬獻花籃、恭讀祭文、樂舞告祭等七項。 自2001年起,前來黃帝陵祭祖的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以種植“炎黃子孫林”的形式,來表達對始祖的崇敬與追思之情。10余年來,已有累計近萬人參加“炎黃子孫林”種植活動,并先后有兩千多位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植柏樹近千株。 甲午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由中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僑務辦公室與陜西省政府聯合承辦。(完) |
相關閱讀:
- [03-05] 國僑辦主任裘援平:凝聚6千萬華僑華人同圓共享中國夢
- [03-06] “僑二代”難過中文關 國僑辦主任裘援平支招
- [03-31] 國僑辦官員赴上海市華僑書畫院調研指導
- [03-06] 國僑辦將會同有關部門推動逐步放寬“綠卡”條件
- [03-20] 國僑辦主任:積極爭取放寬外籍華人申請中國"綠卡"條件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