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距離逝者的距離有多遠,社會對生死認識的差別就有多遠。 入殮師,一份“幫助他人踏上安穩旅程”的職業,他們用真心的投入、輕柔的動作和悉心的關懷,給了逝者無比的尊重,重新解釋了死亡的概念。 日本電影《入殮師》將這一職業帶入中國觀眾的視野,上海寶興殯儀館則將它帶到人們身邊。去年10月1日,我國有了第一支入殮師團隊——寶興殯儀館故人沐浴組。 沐浴禮充滿愛與尊重 上周日,記者在征得家屬同意后,有幸參加了95歲故世的老人王愛貞的沐浴禮。 不大的房間內,檀香裊裊,音樂低回。沐浴人員的手輕柔地扶起老人的頭,輕輕地為她墊上干爽潔凈的毛巾;用手擋住老人的耳廓,生怕水沖淋進老人的耳部;毛巾始終蓋住老人的身體,在家屬面前保護著她的隱私和尊嚴…… 沐浴完畢,靜躺在沐浴床上的老人宛若生時,家屬上前為老人扣上壽衣鈕扣時,得她照顧多年的外孫和外孫女忍不住失聲痛哭。 在儀式開展之間,記者對與逝者如此近的距離還略有顧慮,而觀禮不到5分鐘,記者已深深感到它的神圣,能參加到這樣一場充滿關愛與尊重的送別沐浴禮中,只能說是一份“榮幸”。 當天,為老人沐浴的是寶興殯儀館故人沐浴組組長吳津娜和男組員周長青。吳津娜出生于1986年,19歲從福建民政學校殯葬專業畢業后,即前往日本當了一名入殮師,一做就是9年。去年,她應寶興殯儀館之邀,回國組建入殮師團隊。 日本的前輩促我改變 “國內有這樣的需求,我也很希望把在日本學習到的東西帶到中國來,在傳承的同時做得更好。”出于這樣的考慮,吳津娜選擇了回國。 在日本,吳津娜從一個素顏上班被婉言勸回的小女孩,成長為一個對入殮服務有了深刻認識的成熟的入殮師。 “我進入日本愛知縣豐川市日本東海典禮株式會社工作,這是當地最大一家殯葬公司。日本的前輩讓我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無論是他們做事的態度和認真的程度,還是他們對故人的尊重。”在去日本之前,吳津娜在中國觸摸到的遺體都是從冰箱里送出來的,而她在日本做的第一例服務,是一個5分鐘前剛被開出死亡證明書的逝者。“冬天,下著雪,我摸著他溫熱的身體,我害怕了,心虛了,覺得他還沒有離開。”那一刻,吳津娜才真正明白和體會到,前輩們在送逝者回家的時候,為什么都會用身體貼著故人,將他們抱進家門。 “在那之前,我一直覺得‘有必要這么做嗎’,可親身經歷之后,我非常慚愧地想,我有那樣的想法真是太糟糕了,我真的要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要怎么樣做才能做得更好。”吳津娜說。 親自當模特體驗服務 “我的伙伴們都當過‘模特’。”吳津娜說,這是他們之間的考核,自身感受是評價服務最好的準則,“有呼吸的人感到舒服了,才能用于為逝者清洗。” 在用蓮蓬頭為逝者沖洗臉部時,水溫、沖淋方式會不會讓逝者感到不適?他們讓一個組員躺在沐浴床上,由另一個組員為他洗頭、洗臉。“在沖洗臉部時,會覺得水落到眼睛、鼻孔和耳朵里特別不舒服,所以用要手擋著,盡量避免水沖落到這些部位。另外,水溫是中央控制的,溫度有些高,經過遮擋的手背再落到逝者臉上,會緩解很多。” 對剪指甲之后要不要磨,團隊也有過爭論。在實踐中,他們發現,不經打磨的指甲可能會勾絲,損壞衣服,從那以后,打磨指甲也成為必做的一項任務。 沐浴使用的器具也是不斷摸索和改變的。吳津娜介紹了一件專門給逝者洗臉時用的“神器”。這件硅膠脖套是一個臺灣籍的組員在回老家休假,去理發時意外發現的。“她覺得,這個東西不錯,既柔軟,隔水性又好,不會弄濕衣服,就帶回來給我們試用,后來就從臺灣買來當作常用器具。”吳津娜說。 為了練習為逝者刮胡子的手勁,男組員們每天都是不刮胡子就來上班的。周長青說,男生做事通常會粗糙些,但通過不斷的鍛煉,已經養成了動作輕柔的習慣。 “團隊里,伙伴經常會開玩笑的一句話是,有一天我不在了,我最希望被誰服務。”吳津娜的這句話展現了團隊成員們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和追求。 遺體從未暴露出來過 清潔、呵護、尊嚴,是為遺體沐浴時,團隊要傳達給逝者的感受。 “遺體的清潔是我們首要的要求,像污垢較重的鼻翼兩側和不太容易清潔到的背部,我們都會想辦法清潔到。長期臥床的老人背部容易有褥瘡,我們不會因此放棄清潔,而是在清洗前先用防水的傷口敷料先遮住,清潔后再為他換上一塊,讓他的身體既美觀又清潔。”吳津娜介紹。 在沐浴床上將遺體翻過來時,周長青的臉距離逝者的臉僅3-5厘米,“我的動作給家屬一種感覺,就是我和他很親近,這會讓家屬心中感到安慰。”周長青說。 沐浴過程中,逝者的身體除肩膀和手腳外,從未暴露在家屬面前。從脫衣服的過程,到沖洗身體,都會用毛巾遮擋。“即使是女性之間,彼此看到身體也覺得不妥,更何況觀禮的家屬中還有異性?”吳津娜說,甚至遺體的雙腳在被清洗時,也是交叉放置。“這是考慮到,如果有家屬站在遺體的腳后方,遺體雙腿分開可能會讓她的隱私暴露出來。” 在“請”遺體上沐浴床時,也是用特地從日本進口的擔架,避免用床單或毛巾承托,因為那樣會讓逝者有掉下去的感覺。 “有的人一開始對即將進行的沐浴不理解,覺得去洗個桑拿都不要花2000元錢,等到沐浴結束時,他們會特地過來對我們說‘剛才實在對不起,我不該那樣說’。”還有的家屬會特地告訴他們“謝謝你們,讓我們的親人這么有尊嚴”。家屬的認可,給了吳津娜們最大的安慰。 入殮師內心常存悲痛 吳津娜很欣賞日本前輩入殮的服務,但她希望在中國的入殮有更多中國傳統和溫情的服務。她會在服務時握一握逝者的手,讓家屬為逝者系上壽衣的鈕扣。“這些都來自于的兒時記憶。”吳津娜說,“每次我都會想起,我出門去補英文時,媽媽總會在我離家之前,為我理一下衣服,今天我們也為離去的長輩們整理一次衣服。” 吳津娜和她的伙伴們追求更高的專業性,而他們在服務中,最不專業的表現是“會流淚”。看著如花的生命逝去,送別稚嫩的面龐,會讓人始終處于一種很悲傷的狀態,有孩子的組員更加無法承擔為孩子沐浴送別的任務。 “有一次我和一個同事,從頭到尾眼淚都沒有控制住,那種痛苦真的沒有辦法用言語來形容。” 內心常存悲痛,都要有一個宣泄的出口,每個組員都有自己不同的方式。吳津娜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沐浴完畢,家屬離開后,她會關上門,在逝者面前痛痛快快地哭一場,然后握著逝者的手,和他們說會話。“我會講,今天,你可以開開心心地離開了,你很美麗,還會有很多你喜歡的人來送你。” “我的故人給了我很多堅強做下去的理由。”吳津娜說。(姜燕) |
相關閱讀:
- [ 02-19]劉奇葆:讓未成年人在核心價值觀的沐浴下健康成長
- [ 12-19]上海殯儀館推“故人沐浴”服務 讓逝者美麗離去
- [ 11-18]女子身帶萬元偷沐浴露 稱患病無法克制
- [ 02-17]寶寶頻用沐浴露和濕巾患濕疹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