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州1”飛翔在三亞灣。張勇攝(人民視覺) “翔州1”完成海上試驗。新華社記者 王敏攝 它是世界上航速最快的船舶,最快航速可達210公里/小時; 它能在海上飛行,最高能爬升到150米高度; 它的“學名”叫海上地效翼船,形象些說,又可稱作“海上飛船”。 4月3日,由中船重工集團702研究所研制的我國首艘商用海上地效翼船——“翔州1”在海南三亞順利完成試驗,獲得中國船級社頒發的檢驗證書,完成入級登記手續。海上地效翼船由此踏上了在我國商用的征程。 【飛行】 起降無需機場設施或跑道,只需長度超500米水域 伴隨著轟鳴的馬達聲,原本靜浮在海面上的“翔州1”地效翼船開始發動。起飛過程中,“翔州1”連續三四次拍打波浪,最終脫離水面,穩定在兩三米的高度上超低空“貼水”飛翔,一眨眼的工夫,便從一兩百米外飛到記者面前,忽地又飛將過去,不見蹤影…… “整個海面就是它的跑道,可隨時隨地起飛、降落。”中船重工702所黨委書記蔡大明告訴記者,地效翼船起降無需機場設施或跑道,只需長度超過500米的水域。 據介紹,“翔州1”船體總長12.7米,總寬11米,總高3.9米,最大起飛重量為2.5噸。 “翔州1”客艙中有4排座椅,可乘坐7人。船身有兩個艙門,便于乘員進出和應急撤離。 “翔州1”采用組合翼總體布局,即中央翼、外翼和水平尾翼。中央翼展向(左右橫向)長度為2.72米,弦向(前后縱向)平均長度為3.125米,這種設計可最大程度發揮地面效應,外翼可在地效區外高空飛行時更好地發揮作用,而尾翼則控制縱向平衡,即抬頭低頭等動作。 “過去,為了讓船在水上航行時所受阻力更小、航速更快,人類想盡了各種辦法。”海軍工程大學教授董祖舜列舉道,比如后來相繼研制出的滑行艇、水翼艇、氣墊船等多種船舶,“但這些船舶又各有劣勢,比如水翼艇容易產生空泡,氣墊船顛簸非常厲害等”。 地效翼船的誕生,讓人類的探索有了新突破。董祖舜說,在該船前行過程中,一是靠發動機提供的動力,二是靠地面效應形成的升力。 |
相關閱讀:
- [ 07-14]海上"飛船"闖漁排 三都邊防急救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